瓦西里耶夫回忆说,不当班时,“九人小组”主要搞各种训练。他们有一流的运动教练,每天除各种体能锻炼外,很多时间都花在格斗,使用刀、剑等冷兵器技能训练上,当然还有射击。他们真是武装到了牙齿上,并且公开携带武器:冲锋枪、纳甘式转轮手枪、柯尔特式手枪以及长长的挪威刀。在值勤间歇,许多人还练习保加利亚十字绣花纹刺绣。这是一个非常滑稽的景象:一群肩宽体阔、身穿军装的大汉坐在桌旁飞针走线。这一幕也许也很动人。
贴身警卫们还读过不少书,不过,不是斯大林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也不是其他经典作家的什么著作,而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狄更斯、巴尔扎克、福楼拜、司汤达等人的作品。瓦西里耶夫认为,他们之所以读这些作品,是因为这样做“是对战争、鲜血、污秽的一种反应,非常渴望某种善良而美好的东西,并且大家都互相看齐”。
斯大林死后均被打发退役
“九人小组”成员军衔不一,从中尉到上校都有。瓦西里耶夫表示,在这些人中间,没有今天的电视里所描绘的“超人”,他也从来没见过“超人”。另外,这些人都很年轻,文化程度也不高,最好的情形也就是上过军官学校。甚至他们的头儿—差不多从国内战争时期就跟斯大林在一起的弗拉西克中将也不曾接受过高等教育。似乎有一种看法,认为学历会降低贴身警卫的作战能力,削弱他们对“领袖”的忠诚。
瓦西里耶夫觉得,尽管他们随时准备为“领袖”献出生命,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警卫们被禁止跟斯大林交谈,甚至被要求立下字据:不会因私事打搅斯大林。可是,实际上,他们有的是需要请求给予解决的事情: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生活相当艰难,跟普通陆军军官没什么区别。贴身警卫们对“领袖”的忠诚度一直受到严密监督,工作之外的一切交往和联系也都受到检查或监视。
尽管贴身警卫们因工作之便认识了很多大人物,但他们却不曾想过要利用这一点,用瓦西里耶夫的话来说:“当时,脑子里不曾想到过这一点……总统卫队中冒出一个杜马代表,这在现在是可能的,而在当时则是荒谬绝伦。何况,我们是普通人,是"活着的盾牌"。此外,我们还是某些秘密的承载者……对于那些渴望在权力结构中站稳脚跟的人来说,我们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他们不需要那些见证过他们在斯大林跟前曾竭尽阿谀奉承、卑躬屈膝之能事的人。”
斯大林去世一年后,他的贴身警卫们被打发退役,瓦西里耶夫被安排到马加丹州工作。大约过了20年时间,社会上又兴起“斯大林热”时,有人建议他回机关效力,他拒绝了,因为他已经不再信任什么机关了,“而没有信任,要在这类机构里效力是不可能的”。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