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那个时代,大部分的歌曲都被语录歌占据了。改革开放初期,在1980年,文联的歌曲编辑部举办了一个“听众最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这时候产生了15首抒情歌曲,这些歌曲好像可以代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一个成就。这时候突出的两个代表人物,就是李谷一跟朱逢博,俗称“南朱北李”.李谷一的《乡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气声唱法。当时传播得最火的是这首歌,得到舆论界批判最多的也是这首歌,但是它毕竟开拓了一代流行音乐的先河。朱逢博的《金梭银梭》、苏小明的《军港之夜》一批歌曲都是此时期的代表作。
在这之后就刮起了强劲的西北风,那时候我们全国上下都在唱,《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歌曲是西北风的代表。
接下来是中国摇滚,中国摇滚被外国人称为Chinese rock,它被描述为是一种反传统的工具,是具备反抗主流意识的这样一种形态。中国摇滚在1986年刚刚进入萌芽期,这时候它是一个青年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摇滚的先锋崔健,在中国摇滚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撼动的。摇滚的乐迷,也不是一般的追星族,当时都想通过摇滚来倾诉自己的一种思想,跟别人的不一样,在1986年前后非常时兴,用各种歌声,通过这种摇滚,倾诉自己对于生活的追求、对于思想的追求。1986年崔健的《一无所有》,开启了中国摇滚的时代。然后出现了黑豹乐队、眼镜蛇乐队、七合板、1989乐队、唐朝、黑豹、面孔、高旗、超载、汪峰、鲍家街43号、指南针、轮回、长镜头等等。那么到了90年代初,摇滚乐在大陆达到一个高潮,那时候号称“魔岩摇滚三杰”的窦唯、张楚、何勇,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1994年,中国流行音乐工业开始造星的第一代,这一代被称为“新生代”.1994年对于中国流行乐坛来讲,好像是一个必定要红火的年代,因为经过了80年代初期,经过了西北风,又经过了摇滚,好像应该出现一些新东西了,于是就有了岭南歌手杨钰莹、毛宁、甘萍、李春波,有了北京的陈红、陈琳、潘劲东、谢东、孙悦等等,他们统统被冠以“90的新生代”.那时候原创歌曲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井喷”,大量的原创歌曲在出现,流行音乐开始迅速地覆盖中国,好像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方兴未艾。那些幕后的制作人对当年的潮起潮落,目前是各有各的说法,每个人都碰到不同的境况,有的人在这里边赢了,有的人可能输得挺惨。代表人物毛宁的《涛声依旧》、那英的《征服》等等,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