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李克强:中马关系四十不惑

时间:2014-06-01 14:38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李克强在中国同马来西亚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5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同马来西亚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题为《开创中马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的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开创中马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中国同马来西亚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尊敬的纳吉布总理阁下和夫人罗斯玛女士,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是中国同马来西亚友好关系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和共同庆祝中马建交40周年,我谨向纳吉布总理和各位马来西亚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致力于中马友好的两国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40年前的今天,就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周恩来总理同纳吉布总理的父亲拉扎克总理共同签署了中马联合公报,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翻开了中马关系发展历史新篇章,也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纪元。

  那是冷战风云密布的年代,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东西方意识形态严重对立。拉扎克总理高瞻远瞩,毅然来华进行“破冰之旅”。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时代的迷雾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睿智的眼光,共同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让中马这两个友好邻邦走到了一起,成为本地区友好合作的先行者和典范。

  中国人常说,“四十不惑”。40年来,中马关系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强劲的动力,步入了全面、稳定、务实的发展轨道。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人员往来连续4年超过250万人次,每年约有1.5万名留学生在对方国家学习。当年拉扎克总理表示,“马中建立起来的关系好比刚刚栽培的小树,保证这棵小树茁壮成长,是我们共同的任务”。我们高兴地看到,当年栽下的纤纤小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马来西亚期间,双方一致同意将中马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中马建交40周年之际,纳吉布总理又率团来华进行“重温之旅”、“友好之旅”。再过一会儿,我和纳吉布总理将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签署中马建交40周年联合公报,回顾中马关系发展历程,对未来加强两国各层级交往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作出规划。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此访必将成为中马关系史上一座新的丰碑。

  中马关系历经风雨和挑战,日臻成熟。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中方同各方保持密切合作,始终没有停止搜寻工作,高度重视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中方愿与马方携手努力,继续全力搜寻马航失联客机,妥善处理相关后续事宜,使中马关系和友谊经得起考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马关系40年的发展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经验和启示,为双方未来深化合作打下了坚实根基。中方愿与马方一道,把两国互利合作与各自发展战略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进入不惑之年的中马关系不断收获累累硕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进一步提升战略互信,不断巩固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坚持把推进中马关系放在各自外交政策的优先位置,加强在重大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实现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进一步扩大互利合作,不断强化两国关系的利益纽带。务实合作是中马关系的关键词,也是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经贸、投资、金融、教育、执法等交流与合作,提升各领域务实合作水平。

  —进一步增进人文交流,不断拉近两国人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鼓励两国民众频繁交流,加强理解,互相沟通,厚植传统友谊,共同浇灌出更加绚烂的中马友好之花。

相关阅读
  • 特朗普证实和塔利班领导人通话:我们关系非常好
  • 外媒:NBA和中国的关系遭受考验 现在轮到英超了
  • 约翰逊获胜后中英关系会怎样?英学者:应该相当好
  • 在与特朗普关系日益僵硬后 马克龙重启与俄关系
  • 俄外交官被德国驱逐 普京谈到两国关系时这么说
  • 特朗普警告金正恩 称继续敌对将失去“特殊关系”
  • 大马总理:是时候恢复马来西亚与朝鲜的外交关系了
  • 日韩关系迎转机?日媒:日韩防长拟于17日举行会谈

  • 上一篇:外媒:2022冬奥申办城市或将只剩北京阿拉木图
    下一篇:俄报:美国打造亚洲反导系统意在中国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