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题,立足于教材中《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涉及电路设计、仪表选择、实物连接、数据处理等常规问题,是考生熟悉的情境,但落点又打破常规,由测量电阻上升到间接测量长度,是"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体现。该题将考生较为熟悉的实验背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试题设计从考生答题的思维规律出发,合理设置问题难度和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考生在解题时能够比较容易切入,但拾级而上,又使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所收获,保证了试题有较高的区分度。可以说本题较好展示了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这样考查有助于扭转电学实验片面求深、求难,忽视基础的备考模式,有利于引导电学实验教学降低难度、回归基础。
四、学会建模,运筹帷幄
"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无处不在,要学好物理,就要从众多现象中发现共同的本质,要善于建模。考试大纲规定的物理考点有120个左右,但由此衍生的习题却浩如烟海。所以,善于建模,熟知典型的物理模型,是考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内涵、取得更好成绩的保证。今年试题对模型的考查显得尤为突出。
第37题,是一道以水下重物打捞为背景的热学题目,情境设置新颖,对考生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引导考生关注实际,很好体现了物理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另一亮点是物理模型需要从情境中逐步获取信息才能构建起来,有效体现了思维的递进性,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建模能力。
第14题,是共点力平衡的常规模型;第17题是理想变压器的常规模型;第18题是带电粒子的类平抛模型;第22题是伏安法测电阻的模型等等。不管题目如何变化,只要善于从情境中提炼出物理模型来,就等于打开了解决问题的一扇窗户。
2014年高考(山东卷)物理试题全面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五种能力,层级恰当,覆盖全面,比例合理。试题紧密联系高中教学实际,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人才的要求。试题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又以科学、求实和创新的态度,对高考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给予了充分关注和冷静思考,同时对如何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如何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延伸阅读:山东34725人缺席夏季高考 多为出国念大学2014年山东高考落下帷幕 考生大呼“解放啦”2014年山东省高考英语真题答案 选择题占半壁江山山东高考成绩25日前公布 查询有两个途径2014年山东省高考理综真题答案 图与公式并举2014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真题2014年广东高考数学理试题及答案2014年山东省高考数学(文)真题答案(官方版)2014年山东省高考文科综合答案 文字密密麻麻2014年山东省高考理科数学答案 高清图片2014年山东省高考数学真题答案 文科版本公布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图参考答案公布 附图(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