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8日,设有微机室、阅览室、冲水厕所的新学校竣工
13日,孩子们在新建的平房教室内享用营养餐,都很开心。因为在湖边上课,孩子们身上还穿着救生衣。
新旧校区相隔不到20米,孩子们将船上书籍和板凳搬到新教室。
同学们终于有了操场。
曹老师在宽敞的教室里为孩子们讲课。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近日,济宁微山县高楼乡微西村微西小学的孩子们都欢天喜地的,他们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有了操场和微机室。作为微山湖最后的船上学校,微西小学终于在陆地上安了家。校长王升安说,这所小学1964年建校,已经在湖上漂了半个世纪,几十个孩子毕业后考入大学,他自己也已随船漂荡了36年,如今,终于有了落脚的地方。
■巨变 30个湖上娃有了微机室篮球场
6月13日,记者来到微山县高楼乡微西村,看到微山湖岸边多出一排崭新平房,这是微西小学全校30名学生的新校舍。王升安早早就站在船头等候记者:“现在船上教室都用作活动室、会议室、餐厅和老师宿舍了。”而在此前,这里都是教室。每当有机船开过,他都要提高自己讲课的嗓门。
标准的微机室、宽敞明亮的教室、放着数千册图书的阅览室,还有水冲式厕所,在微山湖航道八段河旁,这排校舍几乎是唯一的陆上建筑。在校舍东面,是一块不大的操场,竖立着新的篮球架,学前班的娃娃们正抱着篮球玩耍,王升安的妻子曹桂英则把刚煮好的鸡蛋用凉水浸泡,“现在有了营养餐补助,每天鸡蛋、火腿肠、水果给学生换着吃。”
在过去,这是王升安和曹桂英想都不敢想的,因为船上空间有限,课间里孩子们在狭小的船头玩耍,他俩一步也不敢离开,“上课教书,下课看孩子,生怕有闪失。”曹桂英说。
■功夫 4000吨废渣运了四个月,才垫高洼地
作为微山湖上最后一所船上学校,因为地处微山湖中心地带,所以除了围鱼塘的一些桩台之外,几乎寻不到一块平地。直到2002年的时候,微西小学才在现在这个位置有过短暂的陆上生活。当时地势低洼,赶上发大水,教室里被淹了一米多深。王升安说:“没办法,2003年重新回到了船上。”
去年4月,王升安到县里汇报情况,上午说明了学校现状,下午就获得了批示。不久,王升安在船头上见到了第一艘运送废石渣的船。县里用四个月的时间运送了近4000吨废石渣,硬是把这块低洼的地方垫高了近两米,“就是碰上百年一遇的洪水,也难伤及学校。”高楼乡团委书记林文龙说。因为微西小学与陆地没有接壤,所以所有的工程机械、建筑材料,都是用船一趟趟运到这里的。
受环境限制,学校建设也是一波三折。从微山县城到船校要坐车、坐船两个多小时,施工工人前前后后换了三批。王升安说,包工头即便给工人涨工资、发营养补贴,第一批工人也只干了一个月就走光了,“他们觉得实在无聊,可是我在这儿一蹲就是36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