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瓜果蔬菜集中上市季节,城区各个街道均会出现这样的景观:满载白梨瓜、油桃、葡萄、豆角等新鲜农产品的电动山轮车、小货车停靠在道路两旁,任由广大市民挑选……对于市民,自然也希望出门就可以买到新鲜的瓜果蔬菜。然而由此而引来的占据道路、污染环境等问题又颇让市民烦心,同时也影响着城市的形象。一方面,城市管理者要担负起管理的责任;另一方面,瓜农进入市场空间难以承受,矛盾就此产生了。“你来我跑,你走我来”似乎已成为固定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治理占道经营。近日,为破解这一市容秩序管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金乡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创新城管模式,本着“疏堵结合,服务民生”的原则,结合实际,在城区设立7处瓜果蔬菜临时疏导点,既方便市民购买新鲜的瓜果,也让商贩不再与城管躲猫猫。
瓜果菜贩:不用再打游击
29日下午,位于奎星路与缗城路交口东段路北的瓜果蔬菜临时疏导点路沿石以上整齐地排列着50余个瓜果蔬菜摊位,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
瓜农老李正在为一名顾客挑选西瓜,老李说:“他每年都种二亩西瓜,到了丰收季节,就开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地卖瓜。但是过去一看到城管,就得赶紧开车走。有了疏导点,不用担心被驱赶了,可以坐下来,安心卖瓜了”。
“政府这么为我们考虑,我们一定按规定经营。以前,我们采摘上市的菜无处买卖,这又不能让菜坏掉吧,为了挣点钱,只能摆在街道上,既脏乱,又不安全,城管部门还天天管。现在好了,城管设置了临时疏导点后,我们也知道上哪里卖去了,只要去九星审批大厅办个免费的证,就可以在这大胆摆摊了,再也不怕城管管了,这样卖的也放心,买菜的也多了,挣得也多了,生活更有希望了,真是一举多得。”刚从自家地里摘下西红柿就赶过来卖的王丕镇牌坊林村李大姐也高兴地对记者说。
占道经营往往是流动摊贩。他们由于经营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强,相对于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商户而言,比较难管理。在疏导点经营,不用和城管打游击,还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更重要的是有了固定的收入,疏导点的设置受到了摊贩的热烈欢迎。
市民:出行购物都方便
对于路边临时摊点,居民是又爱又恨。家住附近金益花园的市民王大爷说,“以前附近卖菜的商贩都快把道路占完了,我们出行都困难,交通秩序特别混乱,而且还乱扔垃圾。
现在好了,有了瓜果疏导点后,我们不但买菜方便了,交通秩序也得到明显好转,出行也通畅了。现在在这摆摊的大多都是附近村民自己种的,都刚摘下来就来卖了,特别新鲜,我们每顿饭都能吃最新鲜的,便民瓜果疏导点设的真好。”市民赵大姐说,相比去超市,这些路边摊要更为方便,这些临时摊点也开始办证,万一瓜菜有什么问题要想找人也方便。
以前夏季瓜果蔬菜一上市,沿街满是贩卖瓜果的流动商贩,既破坏了市容环境的整洁美观,又造成交通拥堵,使得市民怨声载道。现在设定了瓜果蔬菜临时疏导点,流动商贩不用再和城管打游击了,市民出行也方便了。
环卫工人:地点固定好打扫
现在瓜果蔬菜自销户们每天都自觉的到疏导点进行经营,街道上的流动摊贩比以前少多了。负责缗城路东段的环卫工人王大爷主动对记者说,“还是设定疏导点好。以前,路上塑料袋、果壳皮遍地都是;现在,基本没有了。等晚上商贩们都散去,我去疏导点打扫一遍就可以了,这样不仅减少了我的工作量,而且城市更干净了。”
部门:疏堵结合 规范管理
对于执法人员来说,治理占道经营行为一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管,市民反映强烈,影响环境;管,和摊贩们的游击战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如何规范流动摊点的经营秩序,有效解决当前占道经营、乱摆乱卖影响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居民生活的问题,该局根据“五城同创”总体要求,为长效解决果蔬商贩乱摆乱卖的难题,多次征求居民和商贩的意见,本着“疏堵结合,服务民生”的原则,充分考虑群众的生计和方便,在城区设立7处瓜果蔬菜临时疏导点来缓解这一治理难题,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抓好“堵”的同时,努力在“疏”上做文章,既满足摊贩就业谋生的需要,也方便居民,同时也规范了市场秩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