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久保”是青龙峪最重要的鲜桃品种,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颇受济南市民喜爱。
记者来到青龙峪,正好遇见李大哥摘桃儿归来,李大哥说,桃子的收获期只有短短20天。
今年的丰收没有让李大哥感觉到轻松,李大哥说,今年的桃子比往年甜,希望能尽快卖出去。
齐鲁网济南7月4日讯(记者 张雯婷 实习生 卢伟霞)近日,济南历城彩石镇青龙峪的桃子丰收,然而,与往年客商抢桃的情形不同,今年桃子的销售成了村民的心头大患。与此同时,爱吃本地桃的市民却还不知道桃子已经上市。这是为什么呢?齐鲁网记者来到了济南历城彩石镇青龙峪进行调查采访。
老太太清早打手电上山摘桃“抢商贩”
一过港沟镇,路旁便时不时可见卖桃子的农户,他们多半守着一两只篮子,篮中一侧桃子高高堆起,鲜艳的颜色从远处便可望见。驱车去往彩石镇青龙峪的一路上,记者粗略数了一下,这样的简易摊点多达数十个。
“今年桃儿个头可能没有很大,挂果比往年多,如果能卖出去,收成应该比往年好。”青龙峪的桃农李大哥说,今年早些时候天旱,桃树开花比往年早约一个礼拜,结出来的果实更结实,果肉更甜。
然而,眼看累累的果实压弯了枝,李大哥心里却沉甸甸的。他说,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卡车排队来拉桃,但是今年来的商户却屈指可数,连去年的一半都比不上。“村里有老太太一早打着手电上山摘桃儿,就为了趁早备下等着贩子的车来。”
李大哥的妻子王大姐告诉记者,让村里的老人天不亮就上山摘桃的原因只有一个,“谁先抢上人家的箱子(水果箱),人家就要谁的桃。”往年是商贩主动来抢,今年却是反了过来,变成了桃农抢商贩。
供需的变化让桃农们很不适应,而让他们更不能接受的是,往年被商贩热捧的桃子如今卖不上价了:“去年进价就3块5、6,今年2块多钱算是情况好的。”
彩石镇青龙峪村书记李光贞表示,村里种植的桃子多为“大久保”,种植久保大桃在历城区彩石镇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青龙峪400多亩的种植面积在附近属于最多最集中的,占到了彩石镇全部桃林的三分之二。
李光贞说,今年桃子的长势普遍很好,估计产量翻一番是没有问题的。“今年天气的原因,开花早,开花那段时间授粉质量也特别高,坐果情况特别好。”
李大哥家里种了7亩地左右的桃树,在青龙峪属于中等户,他证实了书记的说法:“往年这几亩地产量能有个两万来斤,今年看长势能收个三四万斤。”
一方面是桃子丰收,另一方面,桃子的销售成了村民的心头大患。王大姐指着枝头上刚刚转红的桃子告诉记者,“每年摘桃子就这么十几、二十天的功夫,这样的桃子顶多在树上待几天,变成通红的之后就开始发软,皮儿一碰就破。”记者看到,桃树下已经散落着不少桃子,“熟了就自己往下掉,不摘不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