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5日电 (记者 王槊) 对于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在接收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现,中国经济年内并无探低风险,而发展速度的适当回调,更有利于经济的均衡增加。
统计局上午发布的数据中,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加11.1%。根据近20家研究机构和部门的预测,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涨幅的平均预测值为10.5%,增幅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
针对此前媒体报道“中国经济年内应无‘二次探底’之忧”的说法,王一鸣表现,如果按照去年一季度的数据表现,那么目前中国经济并没有探底的风险。他认为,今年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回落重要是基数的原因。去年二季度比一季度大概进步了1.6个百分点,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如果把基数的因素消除掉,二季度相比一季度并没有明显的回落,经济运行总体来说还是安稳的。王一鸣认为,中国经济到下半年还将有必定程度的回调,这种回调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如果国内经济增速过高,会同时增大需求压力,不利于结构调剂和发展方法转变。因此,发展速度适当回调,更有利于经济的均衡增加。
在关于此前温家宝总理曾做出“宏观调控面临两难”的表态,是否表明中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这一问题上,王一鸣认为,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确实面对着复杂的局面,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既要保持经济高速增加,又要防止通胀,这两点之间存在制约关系。政府毕竟应保持原有的政策力度,还是逐步有所调剂,在宏观政策上如何把握,面临着进退之间的两难地步;第二,中国要调剂房价,但房地产同时又是一大支柱产业,对投资和经济的拉动都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在调剂和发展之前取得平衡,是面临的一大问题;第三,要保持投资的稳固增加,又要同时防止风险的积累。例如在清算处所融资平台的过程中,处所政府的融资渠道也会受到必定的影响,如何平衡这样的关系也是一大问题;第四,中国要推动结构调剂,淘汰落伍产能,把持高耗能产业发展,必定要以就义必定的发展速度为代价,两者之间同样要控制好平衡关系。
王一鸣表现,无论是防止通胀,要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要拉动花费,还是调剂收入分配,如何能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是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复杂局面的最重要表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