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消息网7月7日报道 据台湾“中央社”7月6日电 ,经济是默克尔此行与李克强会谈的重要议题。
中国大陆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德国产品在欧洲以外地区,仅次于美国的重要外销市场。2013年德国与中国大陆的双边贸易额约1400亿欧元,其中德国的出口值达670亿欧元,进口值达730亿欧元。
德国汽车产业在中国大陆有庞大的投资。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上任后的首度中国大陆之行就特别安排在4月北京汽车大展期间。近年来除了汽车销售量年年增加,德国汽车公司与中国大陆企业合作研发电动车也很有进展。
另外,中国大陆是德国机械产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2008年到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及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德国机械产业的外销市场重心移向亚洲,中国大陆市场对于德国业者愈来愈重要。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7月5日刊登题为《中国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的报道称,在中国欧盟商会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中,2/3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欧洲企业认为中国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生意越来越难做,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挥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加大了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以此帮助本国的国有企业上位。德国机械制造商福伊特集团总裁和作为德国经济界传声筒的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胡贝特·林哈德抱怨说,中国人可以在德国收购一切企业,比如普茨迈斯特公司,而德国人在中国就被强迫成立合资企业。德国经济界已在默克尔总理访华前向其适度施压。从德国政府圈也传出消息:“同等待遇是核心问题。”
当中国人在机械制造等德国传统行业迎头赶上之时,德国却越来越依赖中国。德国人担忧地注视着早已不再是两位数而是徘徊在7%到8%之间的中国经济增速。
尽管如此,中国仍是稳定的保证,大众汽车集团总裁温特科恩说。德国企业家总喜欢强调,中国的绿色浪潮为德国环境技术提供了机遇。德国总理也将访问尚未完全开发的西部地区则表明:中国还能提供很多机遇。
据英国《卫报》网站7月4日报道,随着德国总理默克尔5日率领一个企业老总组成的代表团起身前往中国,它强烈地提醒着人们中国对德国制造的奢侈品的胃口。
从经济上来说,这两个工业巨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互相依赖。自从经济危机导致欧洲对德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下降,中国一直是西门子和大众公司产品最重要的新兴市场。此次这两个公司的总裁都在默克尔的访华代表团之中。
政治上的善意对于为中德之间的大订单铺平道路来说至关重要。
此外,人们对德国工业对中国出口市场的依赖越来越担心。
据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汉斯·孔德纳尼说:“有一种越来越深的感觉就是德国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可能会变得非常麻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