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7月30日讯 (山东台 陈琛 张铭伟 烟台台 陈军)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在农村征地,必须征得村民的同意。因为大家的想法各异、很难统一,要取得一致意见,往往得很长时间。最近,在招远市农村,征用一块地,全部村民的97个手印一天就摁完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眼下,招远市欧洲工业园正在加紧建设,工业园用地涉及附近6个村,仅南潘家村,就有97户、383亩地。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到现场测量核算,再到村民签订补偿协议,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招远市南潘家村支部书记刘国通说:“组织老百姓签字,上午9点开始,下午4点就签完了,签成97户。”
97个手印,一天摁完,这事要是搁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村里的老会计王学顺说,几年前,镇里好不容易引来一个轮胎实验厂项目,想放在南潘家村,可30多户村民硬是不答应,仔细一问,不是舍不得地,是对村里压根儿没信心。
招远市南潘家村村民潘华顺讲道:“村卫生环境,过去村都没法看,做买卖的都不爱进来。”
招远市南潘家村村民刘孟强说:“过去我们村下雨,去谁家都不去啊,泥满地是。”
也难怪村民心气不顺,这么多年,村里基本没变样。更大的担心还不止于此。
潘华顺补充道:“你到时候卖的这个钱也不知道干什么,心里没底。”
2012年,南潘家村被列入招远市乡村文明创建示范村,与以往修修路、刷刷墙不同,这次行动俨然动了真格。
招远市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永生说:“因村制宜,突出一村一韵这个特色,高标准进行规划,让每一个创建村庄知道建什么,如何建,建到什么样。”
刘国通也说道:“当时按照天津大学的规划,我们村办公室后面建一个休闲娱乐场所,按照规划把我们村的主要地方弄太阳能路灯,把大街小巷都硬化了,该绿化的都绿化了。”
按照招远市提出的鼓励办法,村里面干的越多,给的补助也越多。
招远市南潘家村会计王学顺说:“总共投了360多万,市里给了180多万,村里出一块,后期镇里还给块补助。”
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一系列行动让村里彻底改头换面。
村民潘洪芬夸口道:“现在住大房子,蚊子苍蝇也没有了,环境美化的好,花草,看看心情很舒畅。”
刘孟强也说:“人在这个地方一站,心情就不一样。”
而乡村文明行动还不仅仅是硬件建设,道德讲堂、文化大院等一系列软件建设,也在提升村民的素质。
招远市委书记张伟说:“我们市镇两级每年拿出7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并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一个平台和突破口,让村级组织通过这个平台有所作为,凝聚民心,齐心协力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心气顺了,村里的工作自然也好开展了。从2012年至今,招远市累计投入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50多亿元,用于乡村文明建设,全市724个村全部纳入规划,年底前,将建成100个示范村。(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 原标题:走基层:招远潘家村的97个手印)
延伸阅读:曲阜陵城镇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济宁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建设幸福家园龙口市加快特色农业步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烟台海阳市美丽乡村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聊城茌平美丽乡村建设:在城乡共融发展中蜕变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