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宣传,提高农民群众法制意识。采取集中培训、印发资料、接待咨询、受理投诉等形式,广泛宣传农资法律法规,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和科学使用知识,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引导农民在购买农资时索取票证,提高科学使用农资的能力,营造了社会关注、企业自律、农民得实惠的农资打假社会氛围。
抓源头,完善农资产品质量档案。坚持从源头抓起,通过建立和完善农资经营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公开承诺、内部管理等制度,确保不符合条件的经营者不得从事农资经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资产品不得进入农资市场。制定了农资企业(门店)信用管理办法和科学评价体系,对农资经营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推行守法经营承诺制。大力开展“放心农资经营店”创建活动,增强了经营者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荣誉意识。
抓检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工商,质检、农安办等相关部门,对金乡县域内所有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门店)进行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同时,不定期地对农资经营门店(企业)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指导整改存在问题。
抓案件,做到为民增收保驾护航。对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坚持从重从快的原则,以提高农业执法震慑力;对一般过失性的造成危害较小的违规违法案件,采用说服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办法进行处理;对群众来电来访的信访案件,认真做好相关笔录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真正做到为民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孙文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