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8月13日讯 眼下正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期,我省临沂、滨州、莱芜等地首次采取飞机作业的方式防控玉米等农作物的病虫害,既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也使农民从繁重的打药劳动和农药污染环境中解脱出来。
据山东广播电台广播《山东新闻》报道,目前,临沂市郯城县35万亩玉米进入抽雄吐丝期,是穗部病害和叶部虫害频发的重要时期。郯城县首次采用直升飞机对玉米进行飞防。山东凤凰通航公司飞行员张连敏表示:“我们每驾次能飞到500亩地,8-12分钟,基本上一天作业的话,能达到2万亩左右。”
早上,在莱芜市杨庄镇万亩玉米田上空,一架装满农药的飞机正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喷洒作业,而费用则由政府承担。农民何方明高兴的说,现在他终于可以从繁重的喷药工作中解放出来。“专业化喷施和个人喷施相比较而言,我认为这个好处多多,一是省力二是省钱三是省工四是省时间。”何方明对记者说道。
今年,滨州市邹平县也建设了10万亩的玉米“一防双减”示范区项目。邹平县专门拿出80万元采用飞防形式对玉米进行药物喷洒作业。邹平县农业局植保站站长张素芬告诉记者,这一次喷洒作业主要是防治玉米中后期的玉米螟、棉虫、棉铃虫、大小叶斑病等病害。
据了解,采用飞机作业的专业化防治统治模式,不仅可以降低10%以上的成本,还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莱芜市农业局副局长许洪彪表示:“飞机喷洒作业有三点点好处,一是把一家一户的打药从这个繁重的劳动当中和这个农药的污染环境当中解脱出来;二是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三是减少了农田和大气的污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