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山东提出具体要求:旧城改造中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优秀建筑和文物;新城新区建设要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挖掘保护文化资源,科学编制保护规划,防止变相拆建和变相商业开发等。
“不仅要做建设者,更要做好一个继承者”,这是省政协常委刘德龙对于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文化的感受。他表示,古人造建筑的时候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地方特色。如今城区改造也要学习、挖掘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
本次会议,省政协还邀请了10位群众代表。其中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讲师金文妍谈到,她做村落调研的时候,采访过一位村民,当提及对村庄保护的时候,村民义愤填膺地说,希望村庄摧枯拉朽地消灭掉,而他非常盼望搬进城市住上楼房。“村庄的基础设施已经非常落后,无论是交通系统还是电力,通信等都不能满足现在的生活要求。”对此金文妍认为,在表面上修复村落的同时,更应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使村落持续性发展。
延伸阅读:威海:“市域一体化”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走进浙江 安利(中国)支持城镇化建设“正能量”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指标建设关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须警惕“环境—贫困”陷阱泰安新泰开启“乡村记忆”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