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寻明浩,女,文化路小学学生。在学校,对班级的责任感、为同学老师服务的意识都很强烈,已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大家认可的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热心助人好学生。她热心公益活动,班级组织向困难地区孩子捐赠学习用品,她将平时舍不得用的漂亮铅笔和新橡皮、新本子,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外出做客、旅游时,她守秩序、讲文明、彬彬有礼,体现出良好的素质。
孝老爱亲类
1、侯胜腾,男,原北关小学学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团结向上,尊老爱老,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长辈们面前的好孩子,老师心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每当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他俨然是一个小大人,和爷爷奶奶聊天、嘘寒问暖、问长问短,端茶送水,给爷爷奶奶捶背揉肩,体贴的话语和行动常令老人动容。
2、李嘉雪,女,原兴隆庄煤矿学校学生。她善良乐观,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利用周末帮助邻居孤寡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曾被评为“爱心少年”。母亲查出患有甲状腺癌,这使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父亲需要上班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和母亲的医药费,各类家务落到年少的她身上。李嘉雪同学积极面对,用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母亲已基本痊愈,家庭生活重回正轨。
3、孔宇轩,男,第十五中学学生。在家里,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妈妈做饭时,他在一旁帮忙淘米、择菜、打鸡蛋,晚上端来热水为妈妈洗脚。在学校,认真学习、讲文明、有礼貌、尊敬老师。生活中,主动帮老爷爷、老奶奶拎东西,搀扶行动不便的人,与邻里和睦相处,积极为灾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和玩具。
4、张同慧,女,原第二十中学学生。她心地善良,独立自强,孝敬老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父亲在她未记事时因车祸去世,靠奶奶一人拉扯长大。从小懂事的她很早就给奶奶打下手,洗衣、做饭、农活样样都行。平时,帮奶奶洗头、剪指甲,奶奶生病,她在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为这个简单而温馨的家默默付出。对奶奶的艰辛和不易她感同身受,更要用实际行动让奶奶的晚年过得幸福、快乐。
5、吴建忠,男,第十二中学学生。七岁时父亲因肝结石去世。为支撑这个不完整的家庭,母亲长年在外打工外,还要干繁重的农活,姐姐也告别校园在外打工。背负着全家人的期望和父亲的遗愿,他一再告诫、勉励自己:做一个孝敬长辈、尊重师长、刻苦学习的好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平时在家帮助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地、擦桌凳、洗碗、洗衣服、做饭样样在行。
6、马晓宇,男,第十四中学学生。在家里,他孝敬长辈。爷爷的眼睛不好,他坚持每天为爷爷读30分钟报纸,奶奶不舒服的时候,他就扶着奶奶走,给奶奶买药。在学校组织的地震募捐中带头捐出平时的零花钱。参加了兖州区好青年义工协会,成为了一名义工,在周末积极参与活动,去新兖镇敬老院送爱心,打扫卫生;在泗河爱心骑行中,拾捡河道垃圾,做爱心宣传;在城区帮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7、韩天祺,女,实验小学学生。她是一个性格开朗、独立自强的阳光女孩,从小就懂得孝老爱亲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爱亲人。在生活中,以书本中孝老爱亲的故事主人公为榜样,努力做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奶奶生病了,她会在床前端茶倒水,喂奶奶吃药,妈妈买东西时候,主动帮妈妈提东西。
8、甘良政,男,大安镇中心小学学生。在学校,他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一点一滴积累收获。在父亲偏瘫的特殊家庭里,他孝敬父母,为父母分担每一项家务。父亲生活不能自理,母亲还要出去挣钱给父亲看病,照顾父亲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当别的孩子放学吃着可口饭菜的时候,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烧水、做饭、洗衣服,等着妈妈回来吃饭。
9、柳岩,女,第七中学学生。她在老师眼里是好助手,在同学眼里是好榜样,在家长眼中是乖孩子,在邻居眼里懂事听话。奶奶得了脑溢血导致半瘫,半边手脚不能动,爸妈不常在家,她便帮着爷爷一起伺候奶奶起居,穿衣、吃饭、洗澡,每一件事都做的无微不至;她经常帮着妈妈一起照顾妹妹穿衣吃饭,帮妈妈减轻很多负担。邻居们都夸她是个既孝顺又懂事的孩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