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年初宣布,拟对美国国家安全局广受争议的秘密情报监控项目作一定程度的调整,但坚称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情报监控现状。图为一名女子在华盛顿参加抗议监听行为的集会。
据日前解密的一批法庭机密文件显示,美国政府曾以高额罚款作为威胁,要求雅虎上交用户数据,实际上是参与到美国国家安全局饱受争议的监控项目“棱镜”计划。
有此遭遇的不仅雅虎一家互联网公司。为了平息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性的担心,美国互联网巨头们陆续公开了政府向其索取用户信息的部分细节,并多次要求政府和国会对现有的监控行动作出改变。尽管政府承诺对情报部门的监控活动进行改革,但雷声大雨点小,监控活动并没有因此而停下。
法庭几乎总是站在政府一边,为情报部门滥用监控披上合法外衣
9月11日解密的文件是美国外国情报监控法庭2008年作出的法庭意见。一直为约束监控项目积极发声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组织11日表示,该法庭披露机密文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此举姗姗来迟,民众无法了解法庭是如何释法的。法庭解密这些文件,仅仅体现了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活动的透明度需要进行基本的结构性改革。
2007年,雅虎收到美国政府要求上交用户信息数据的执行令,雅虎认为政府此举未获得法庭授权而违反了惯例,随即向外国情报监控法庭提出申诉。法院并没有支持雅虎的主张,判定政府令合法,要求雅虎公司执行。败诉的雅虎随即遭到政府威胁,若不按要求提供数据,雅虎将面临每日25万美元的高额罚款。
2008年,雅虎一方面按要求向政府提交数据,另一方面上诉至外国情报监控法庭。但雅虎的主张依旧未得到支持,这使得雅虎成为首批参与到“棱镜”计划的美国互联网科技企业之一。政府提出该判决同样适用于其他公司,为其实施“棱镜”计划展开大规模网络监控铺平了道路。
雅虎在外国情报监控法庭的败诉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依照法律规定,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美境内的监控活动都要向外国情报监控法庭提出授权申请,但该法庭几乎总是站在政府一边。据路透社统计,2001年至2012年,法庭一共批准了超过两万份申请,被否决的仅有10份。因此,不少人将该法庭戏称为政府的“橡皮图章”。美国媒体评论称,外国情报监控法庭已经从监控的监督者,沦为替情报部门滥用监控披上合法外衣的角色。
对外国情报监控法庭的批评之声不限于此。由于涉及敏感的情报活动,法庭举行的庭审和法庭文件通常不对外公布,庭审也仅有政府代表和法官参加,不听取政府以外的意见,判决结果也不对外公开,外界难以对监控法院进行监督。
外国情报监控法庭的法官构成在政党背景上也呈一边倒的状况。目前该法庭的11名法官中,仅有两名有民主党背景。根据美国《外国情报法》的规定,外国情报监控法庭的法官人选由作为美国最高司法官员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一人说了算。而该法庭自创建以来的近40年里,先后3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都由共和党总统提名任命。现任首席大法官罗伯茨上任以来,挑选的监控法庭法官几乎都有共和党背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卡斯·桑斯坦的研究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也会发生在联邦法官的身上,这也意味着当同为共和党背景的法官在一起时,就容易为监控“开绿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