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沂蒙精神,让临沂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成为了支前事业的领头雁,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头雁。沂蒙精神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巨大的,她是无比珍贵的精神旗帜。我们相信在沂蒙精神的引领下,每个山东人都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领头雁。”中国经济学会会员、临沂大学商学院教授朱建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创新创造增强临沂民营经济竞争力
“坚持向创新要竞争力,根据企业发展的要素需求,积极构建管理、科技、品牌‘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林国华从深化管理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品牌创新三方面详细介绍了临沂的创新体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在深化管理创新方面,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安永、毕马威等知名咨询公司,为重点民营企业“问诊把脉”,促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全省率先推进“个转企”,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环境。切实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由政府出资,组织纳税百强等骨干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知名大学EMBA培训班,组织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带头人培训,引导他们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在加快科技创新方面,实施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计划,已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32家,投资5.9亿元的临沂应用科学城将于10月份全面启用,可为广大企业提供一流的公共研发服务。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破解各类技术难题1000余项。开展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金蓝领”工程,技能人才总量达3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万多人。
在推动品牌创新方面,坚持一手抓品牌企业、一手抓品牌集群,切实增强质量竞争力。引导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对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名牌产品、着名商标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和10万元奖励。全市民营市场主体共注册商标3.6万件、居全省第3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6件、山东省着名商标225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打造品牌创建示范区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创建省优质产品基地5个,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一个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临沭县化肥产业集群产量占全国的31%。
行政效率提速创造营商环境
“不断改善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崇尚创业,为创业人才的成长、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着力抓了三个方面,”林国华表示,优化“三个环境”,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松绑助力。
在优化政务环境方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市级审批事项由216项压缩到110项,成为全省市级行政审批最少的市之一。实行许可事项流程再造,对43个部门257个事项办理流程进行优化,行政审批比法定时限提速91%.
在优化金融环境方面,扎实开展省级民间融资规范发展试点,成为全省新兴金融业态注册资本过百亿的三个市之一,累计提供民间融资150亿元。
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商业贿赂、串通投标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整顿规范中介机构,全市16个系统731家中介机构全部与主管部门脱钩,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强化信用激励约束,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公示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7家、省工商局公示省级207家,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延伸阅读:揭秘临沂民企三十年完美跨越:地摊贩变身千万富翁临沂:商贸业的跨越式发展 打造山东民营经济的新名片向现代物流大步迈进 临沂小城摇身变物流国全国名博网媒探秘临沂商城“物流”成功法则临沂商城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 助力国际化转型升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