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展厅内的飘带式手推车雕塑设计,正是对“沂蒙精神”的沉淀与升华。在这里,手推车不仅仅代表一种生产工具,它在历史的沉淀与升华中变为一种革命符号,作为一种沂蒙老区特有的红色元素,真正的体现了沂蒙精神,反映了群众路线的深切内涵。
朴实临沂人不忘“沂蒙精神”
“沂蒙儿女朴实,憨厚。沂蒙精神是老百姓发自内心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帮助。”来自河东区相公镇68岁的张乐省老人,参过完沂蒙革命纪念馆后说出她心中的“沂蒙精神”。
张乐省老人认为,沂蒙精神的形成与沂蒙儿女的本性密不可分,以前沂蒙人民无私奉献支援前线抗战,都是朴实、普遍的事情。通过参观纪念馆,张乐省老人对沂蒙革命历史与“沂蒙精神”又有了崭新和系统的认识。
自开馆以来,沂蒙革命纪念馆累计接待团体近千余批次,接待群众近十万人次。沂蒙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团体与群众学习红色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新时期,临沂人民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继续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致力建设大临沂、新临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