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户农家小院时,酉坡村的村文书毕于军停下脚步,看到了村里九十高寿的朱玉花,赶忙上前打听。
身着枣红色对襟薄棉袄的朱玉花颤颤巍巍地走出大门,紧紧握住省记协副主席姜克俭的手,诉说着抗日时期酉坡村老百姓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悉心照料伤员的故事。
朱玉花告诉记者,1945年10月7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日本鬼子扫荡该村,整个村庄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过后,村里党员毕减三四处求援,帮助村民重建家园。送走记者,老人又慢慢挪着步子,扶墙走进院子内。
大众日报驻地旧址年久失修 主人呼吁修葺保护
酉坡村三面环山,住在此地的老百姓多是靠天吃饭,很多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山外面打工补贴家用。绕过几个山村胡同,沿着河道,打听了多位村民,记者终于在大山深处找到了大众日报驻地旧址。
在一处土坯房屋院落中,记者见到了大众日报驻地旧址的房屋主人毕于刚。毕于刚今年73岁,身体患有中风后遗症,腿脚不便。
被儿子搀扶着走到破败的农家小院,拄着拐杖的毕于刚指着放着柴垛的西屋说,“这间就是大众日报旧址。”
在毕于刚印象里,当年大报记者来此地时他年纪还太小,大概三四岁,所以那个时候的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人是来做什么的,只记得“这些人”白天挑着担子去送报纸,晚上则在屋子里整夜排版印刷。
毕于刚念了6年书,58年春成为当地林场职工,闲着没事的时候,他也会找来报纸读读。直到近几年,不断有大众日报的记者编辑每年都来他家看看这老房子,他才知道原来这间破屋子还有历史意义。
让毕于刚感到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村里和相关部门都没有人提出要保护好这间房屋的建议。所以连村里的老百姓都不知道这间房子具体位置。
大众日报旧址默默无闻地在这里留存了将近70年,至今,许多本地村民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更没有人想过要对它进行修葺,加以保护。
老人有个心愿,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间房屋,加以保护,挖掘出它背后那些被时间掩埋的历史故事。延伸阅读:90后记者莱芜山村探寻70年前大众日报驻地旧址 “霸道”村支书炸千万元水泥厂 莱芜要饭村变生态旅游区山东青年记者赴莱芜革命老区 美女记者感受炮火年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