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能源民主进程将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去碳化,从高碳能源到低碳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实现能源组合的多样化和低碳化。二是去中心化,从精英能源到大众能源。能源生产呈现中心分散的趋势,能源使用呈现品种多元化、使用方式多样化的趋势。三是去资本化,从资本主导到资源主导。主要依靠大资本、大投入的资本主导型能源发展模式将受到挑战,充分利用分散的资源、即产即用型的资源主导型能源发展模式逐步兴起。
中国对世界第三次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在上述过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作为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能否顺利完成这一次转型,将决定自身的地位和国际格局。
目前,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发展方式,高污染、高耗能的能源消费模式,折射的其实是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和落后的工业布局。一个社会的能源结构不发生大的转变,经济社会转型也将缺乏动力和基础。
因此,中国亟需一场深刻的能源转型,建立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否则经济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宏大梦想也无从谈起。
全球正在经历的从高碳到低碳能源的第三次能源转型,与中国的能源革命不谋而合。对中国而言,这既是外界的趋势使然,更有内在的需求驱动。中国能否顺利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世界能源转型也具有重大意义。
世界前两次能源转型的主阵地都是在发达国家,中国是懵懂的后知后觉者。而现在,在不期而至的第三次能源转型中,中国站到了舞台中央,成了主角。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气候变化,所以第三次能源转型与此前两次最大不同在于,它不再是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某一个局部发生,而是在世界各国同步发生。
从消极角度说,中国为此将承受更大压力,但以积极眼光来看,正是因为发展了,它才会面临这样的选择。由于其经济体量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如果不能顺利实现能源转型,世界的能源转型就不会成功;在低碳道德压力下,中国就会被国际社会孤立,它自身的经济竞争力也会下降。反之,它顺利完成能源转型,将引领整个世界能源转型的潮流,其国际地位就会大大提升,战略空间将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质量也会因此提高。中国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主动或被动,将决定世界能源转型的进程。
除了以勇气和智慧推动国内的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之外,中国还需要参与重建全球能源治理秩序。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全球能源治理架构依然由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主导,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缺乏相应的地位和话语权。全球能源治理格局的滞后,造成世界能源治理的失序。作为日益重要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如何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获得与自身地位相称的话语权,既考验中国的战略思维,也对世界能源转型有着直接影响。
能源转型的过程,也是对涉及能源结构、生产利用方式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在内的整个庞大体系重整和优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源转型没有旁观者,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乃至每个个体都是能源转型的推动者、参与者、受益者。正如里尔克所说的:“未来走到我们中间,为了能在它发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变我们”。 (来源:新华国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