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切实增强机遇意识,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央和省支持济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省部合作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惠普基地项目带动、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五大机遇”,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一天也不放松地抓推进、抓落实、抓到位,真正把五大机遇转化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丰硕成果,“五大机遇”效应正加速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一些重点工作实现阶段性重大突破。
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高地初显。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增长速度稳、社会就业稳、物价水平稳、深化改革进、调整转型进、质量效益进“三稳三进”的显著特点。预计前三季度,GDP、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分别达到9.4%、11.3%、9.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第3位。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分三批集中开工了341个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一批国家和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在我市布局。日照经曲阜、济宁至菏泽城际客运专线纳入国家规划,湖西铁路、跨湖高速、机场迁建等项目进入省级层面推进实施,济徐高速、京杭运河改造升级、西部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这些新的重大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强化我市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对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起到有力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加速实施重大区域战略,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步伐扎实有力,争取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切块资金1.5亿元、投资补助资金6400万元、重大专项资金2000万元、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800亩,扶持项目73个,其中投资补助资金居全省第5位、西部经济隆起带第2位。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入良性轨道。主动作为,积极争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专程来我市调研,并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加大采煤塌陷地治理力度的建议》,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和王勇国务委员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在我市举办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高层研讨会,国土资源部支持在济宁设立“国家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研究中心”。国务院专题调研组来我市就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采煤塌陷地治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目前国家正在起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方案》、《关于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的意见》。省政府继去年出台支持济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7条政策措施后,还将专门出台支持济宁等可持续发展的14条意见,我市有望在关键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非煤产业持续增长,结构发生显著变化。1至9月份,非煤行业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6.2%和14.5%,拉动全市增长10.1个和9.9个百分点,特别是新能源、新信息产业行业增幅在30%左右,全市结构更趋优化,增长方式转变明显。
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稳步推进。王志东工作室完成了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核心区发展规划初稿。征集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50多个。3家企业入选第四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总数达到11家,入选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今年9月28日,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在曲阜孔子文化研究院揭牌,正式落户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对我市文化建设的促进、对外开放的推动、对各项工作全方位的牵动,将具有极其重大、不可估量的作用。“三孔”古建筑油饰彩绘保护维修、孔子博物馆建设也得到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现正加快建设速度;尼山圣境项目建筑群经过大量设计和地质勘探等基础性准备后,经过8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土方基础施工已经完成,建筑群主体工程全面展开,进展顺利。
惠普基地项目带动作用加速显现。今年以来一期投资35亿元的中兴通讯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全球最大的信息管理软件及服务供应商美国甲骨文公司相继签约落户,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用友、金蝶等国内一线的20多家IT企业已与济宁高新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惠普项目的聚集效应、品牌效应、辐射效应加速显现。我市信息化产业在全省综合排名比去年同期前移两位,成功申报省信息技术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重点规划项目39个,其中润峰电力成功申报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位居第43位。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顺应大势、主动作为,围绕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下功夫、求突破,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把信息产业做到千亿规模,向着把济宁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新硅谷”目标奋勇前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