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满足老干部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泗水县积极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找准工作着力点,充分调动老干部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老干部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动老干部文化建设,提升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
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文化养老"内涵。以泗水县老年大学、泗水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为主阵地,高标准建设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改善教学条件和娱乐环境。开设文学、绘画等7个专业班及微机培训、孝德讲堂等多个专题讲座,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同时,整合资源,发挥老干部图书室、文化馆作用,拓展学习活动空间,根据学员的兴趣特长,成立各种团体、协会,搭建才艺展示平台,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目前,泗水县老年大学在龙城、金峪等4个社区建立分校,统一制定学习计划、管理制度及教学课程,让老干部能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按照全市“四就近”服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要求,积极争取部门支持,配备设施齐全的老干部活动室,发挥自身优势,在10个城镇社区建立16处老年健身活动站,先后组建老年艺术团、秧歌队、腰鼓队、太极拳队等20支文体队伍。创新打造了报纸、网络、电视、杂志相结合的“五位一体”老干部学习交流平台,先后开辟《老干部之窗》,开设《夕阳红》专栏,创办季刊《老干部家园》,真正让老干部享受到了地方文化建设营养快餐,2013年泗水县实施的 “五位一体”工程被评为全市老干部工作创新创优成果“一等奖”。
打造地域文化,树立"文化品牌"理念。以 “四德”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老年大学资源优势,在校内走廊设立5个展区,打造了“孝德”文化长廊。结合“儒风孝道之乡”活动,与尼山圣源书院联合开展乡村儒学讲堂,邀请书院专家教授举行《孔子学术思想》《儒家教育思想与人格养成》《弟子规》等20场(次)专题讲座,组织老干部志愿者200余名,先后在圣水峪镇椿树沟村、南仲都村、小城子村等九个村庄“乡村儒学讲堂”进行宣讲100场(次),目前,老干部已成为宣传儒家学说的主力军。依托老年艺术团,在重大节日期间,举办系列文艺演出,并借助“送戏下乡、百姓大舞台”活动,创编《大辫子甩三甩》《借婆婆》等节目80余个。截止目前,老年艺术团在乡镇(街道)集市等地演出300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老干部带头作用,以原泗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继谦为首成立了泗滨文化研究会,出版了《泉林唔语》《银杏联吟》等作品,继承和发扬了泗滨传统文化;以梁士奎为首成立了仲子文化研究会,出版了《圣门之哲-仲子》,研究和弘扬仲子文化;以杨玉祯为首成立了儒陶文化研究会,致力儒陶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其事迹已在中央电视台专题播出,有力地传承和弘扬了泗水县悠久的文化历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