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济南轨道交通总的设想是2017年前实现R1、R3和M1线3条的开工建设;2017年后尽快启动M2、M3、M4线的建设,争取用6-8年时间基本建成R线和M线,到2020年前后,全面完成轨道交通R和M线建设,扎起济南轨道交通网的基本框架。此外,记者获悉,作为济聊城际铁路一部分的R1线,或将最先进入实质施工阶段。
新线披露:M1、M6横贯东西,M2、M5纵贯南北
目前,R1、R2、R3线,以及M3、M4线的途经站点已基本敲定。而对未公布却已在规划中的M1、M2、M5、M6这4条M线大家则充满了想象。
日前,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初步计划中的M2线将纵贯南北,或将把长途汽车站、济南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串联,还有可能途经大观园、六里山等地。M5线则与M2线结伴“走南闯北”,或将把黄冈、七贤等地通过快速列车相连。至于M1线和M6线则是两条横贯东西的线路,M1线也会途经城区繁华地段,而M6线不仅穿越了主城区,还向东延伸至章丘。
未来展望:济南还为M7、M8预留了空间
“一般规划都会具备前瞻性,除了已形成计划的框架线路,未来肯定还会扩大,而预留出其他线路的建设空间。”有业内人士说。据了解,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里,济南还在城区的东北部地区预留了M7线和M8线的建设空间。
按照现有初步计划线路,就目前的9条轨交路线来看,济南将初步构建一个“四纵五横”的轨交路网。之所以设置“四纵五横”的轨交路网,相关专家分析,这或与济南地域呈东西向狭长状态,需要更多的通道连接东西部地区有关。专家说法 轨交补齐济南公共交通板块
“未来轨道交通建成后,将形成‘轨交-公交-出租’等优势互补的大交通网络,使市民出行有更多选择。”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说。在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还需继续增加公交车专用道的数量,“这样形成线路的衔接和互补,轨道交通无法到达的地方,通过公交车或者自行车完成最后几公里的路程。”张汝华说。如果能够实现有效衔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实现公交线路的优化整合,使得济南的整个交通网络得以优化提升。
相关链接
轨道交通里的字母都是啥意思
M线:通常城市地铁或城区轨道交通被冠以“M”字头,“M”是METRO的缩写,一般分布在城区。M线最高时速一般为80公里,站距为1公里左右。
L线:城市轻轨被冠以“L”字头,“L”是Light Rail的缩写,也可以称作“轻型地铁”或“轻铁”,一般分布在近郊。L线最高时速为80公里。
R线、S线:市域轨道交通线被冠以“R”或“S”字头,是指连接中心区与郊区各新城以及新镇的轨道交通线。
根据此前报道,R1线车辆的最高运行速度为区间100公里/小时。也就是说,从园博园到济南西站这段20公里左右的路程,仅需约12分钟。
延伸阅读:青岛城阳轨道交通铁轨铺设完毕 有轨电车下月试运行山东:2020年底前全省轨道交通建成运行200公里以上济南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将在2017年前开工建设济南轨道交通R2线、R3线最早将在一年后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