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山东高青县刘树海的“土地故事”

时间:2014-12-21 12:4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12月8日,山东省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夕阳的余晖洒在冰封的荷塘上。沿着荷塘边的小路,村党支部书记刘树海讲起了“土地”的故事。

  “早在2011年,我们就已经开始‘吃螃蟹’了。”刘树海说,“那时候,我们全村的土地全部流转给瑞祥农业合作社,村民一亩地一年可以获得1100元的收益。”

刘树海(右二)正在麦田里与村民一起查看苗情。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摄

  ■“80%的村民同意,剩下20%怎么办”

  1978年出生的刘树海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那一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拉开了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的大幕。如今的他,则带领村民把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向外流转。

  一米八五的个头,浓浓的山东口音,但见到记者,刘树海很快就转换成了普通话。

  2011年4月,蓑衣樊村村民刘树海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担任瑞祥农业合作社理事长。上任伊始,有多年外出务工经历的他就带来一个“大手笔”:对全村1570亩土地进行流转,以每亩每年1100元的价格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把土地集中到瑞祥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经营。

  “当时村民们都赞成吗?”记者问。

  “让村民离开祖祖辈辈的土地,一下子很难适应。”刘树海说,80%的村民同意,20%的村民不理解。

  60岁以上的老人不同意流转,他们担心土地流转后,失去依靠。有的村民因为要照看孩子没有外出务工,也希望在土地上干活儿。

  回忆土地流转的进程,刘树海讲了一个故事——

  在最初进行土地流转时,一位姓翟的老人不同意将自家土地流转,坚持要自己种地。村里提出给他置换土地,老人坚决不答应。这一年,老人自己种了水稻,但收益和出租土地所得相比差了一大截。随后,当合作社再次找到这位老人时,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

  很多原本不愿土地流转的村民,开始慢慢改变了想法。

  “土地流转后,每亩可以获得1100元的租金,光这一项就比此前种田收入要高。”村民张立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流转前,每亩能产稻谷900斤,按稻谷出米率0.7、大米市场价2.5元计算,刨去成本,每亩的纯利也就775元。

  2011年,随着167户村民全部同意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蓑衣樊村在高青县第一个实现了农村土地“全流转”。

  通过流转后的集约化经营,刘树海带领村民种植有机水稻,精品米每斤能卖到9元。去年,瑞祥合作社每亩获利3500元。

  稻田里还养上了螃蟹。“一亩地产80斤到100斤螃蟹,每斤平均30元,光这笔收入就是以往亩产的两到三倍。”刘树海说。昔日的盐碱洼地变成了“原生稻场”,蓑衣樊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年前的6000元左右增长到如今的1.5万元。

  ■“让地多的人满意,让缺地的人也有利”

  蓑衣樊村三面环水,由于长期受黄河水侵蚀,土地是典型的盐碱涝洼地,贫困村的帽子长期难以摘掉。“添了地、降了本、增了利”——刘树海这样形容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

  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土地流转之后,由瑞祥合作社进行整理,一些沟渠、道路平整之后变成了耕地,户与户间的宽地垄得到移除,无形中增了地。签到协议上的土地亩数是1570亩,实际耕种了1608亩。

相关阅读

上一篇:山东地方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公布 103家获评优秀
下一篇:山东省政协十一届十次常委会议闭幕 刘伟出席并讲话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