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 “五城同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龙头”。两年多来,全市上下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区居民楼,从党员干部到普通市民,全城动员、齐心发力,城市文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从今天起,本台推出新闻述评,纵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两年多来走过的历程,今天播出上集。
2013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20多万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吹响了“五城同创”的集结号,济宁就此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并明确提出“争取2014年跨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2017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目标。
责任清晰、任务明确,才能动真的、干实的、来硬的。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建立了涵盖各区和112个市直部门单位的责任目标体系。同时健全完善督导问责机制,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开通24小时创城热线电话,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和市、区相关部门包保网格工作责任制。坚持示范带动,开展实地督导,强化暗访巡查,实行挂图作战,周密的部署安排确保了创城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营造良好的创城舆论环境,我市健全宣传教育机制,将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紧密结合,市直新闻媒体和驻济新闻单位通过开辟专题专栏、组织专题访谈、开设曝光台等方式,进行高密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文明市民手册》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利用建筑围挡、道路名牌等设置公益广告,使创城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众志成城,久久为功,2014年12月,我市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测评;前不久,又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也感受着创城给济宁带来的巨大发展变化,城市变得更加文明、美丽、和谐、有序,城市居民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自豪感和幸福感。面对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更高更难的目标,全市上下需要始终保持旺盛的创建热情,工作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只有坚持不懈、持续发力,通过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积累塑造出充满魅力的城市之魂。(《济宁新闻联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