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古运河沿岸。 ■记者 杨国庆 摄
大学生志愿者助力创卫。 ■记者 刘建新 摄
这里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精致、秀美;这里是我们用心呵护的家园,干净、整洁。今天的济宁,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加清新,百姓生活更加便利……这些变化,反映出济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累累硕果。
2013年,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创卫”工作顺利通过省级专家复审暗访;2014年围绕达到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10项必备条件实现了除四害的任务达标;为确保2015年基本达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并通过省级评估,在城区范围内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百日会战”行动,创卫工作正式进入迎接省级专家技术评估的冲刺阶段。
旧城改造稳步推进
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是我市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经过多番整治之后,老旧小区、城中村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显著提升。记者近日再次走进这些老旧城区时,看到的是另一番喜人景象:墙壁被刷得雪白,上面还挂着一些健康知识宣传栏,新修的道路干净平整,居民自觉地把垃圾倒在垃圾桶里……
今年以来,全市稳步推进旧城改造,以城建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并进一步强化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在去年进行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开工的50个老旧小区,目前已开工40个。针对老旧小区、三无小区管理难的问题,任城区还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住宅小区(城中村)物业管理的意见》,对三无小区、产权单位无力托管的破产企业宿舍、城中村,财政给予资金扶持,用于保洁绿化、秩序维护、门卫执勤等简易物业服务。
农贸市场焕然一新
我市坚持把农贸市场改造建设作为扩大投资、改善民生、拉动消费、促进农产品流通、提升商贸流通业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工程来抓,强力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常态化,真正解决“一治就见效、一松就反弹”的顽疾。
根据《2015年度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点》要求,今年我市出台了《济宁市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方案》,确定改造建设10处农贸市场。其中,4处农贸市场需要全面的建设改造,其他6处农贸市场,也在进一步加快整治中。为确保完成农贸市场改造建设任务,市商务部门专门成立了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实行一旬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制度,在加强对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工作的督查督导的同时,认真落实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工作扶持政策。
目前,东发、李营、金宇等3处市场已开始营业,市蔬菜批发市场、张庄村农贸市场、绿色家园农贸市场、广安家园农贸市场、鼓楼农贸市场等5处完成主体工程;薛庙农贸市场正在紧张施工;接庄农贸市场正在进行土地清表工作,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构建城市管理新格局
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今年以来,按照创卫工作要求,市城市管理系统相继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露天烧烤集中整治、户外广告规范整治、城区车辆乱停放专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违法建设集中整治等“六项专项整治”活动,打响了城区创卫工作攻坚战。
出动执法车辆19000余辆次,出动执法队员63000人次,协同公安机关处置抗法案件53起,行政治安拘留29人;设置便民疏导点64个,容纳摊点4675个,解决就业10000余人,拆除违规户外广告965处。加强市政管养、园林绿化和环卫保洁,修复破损路面5.1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砖2.26万平方米;精细化修剪主干道行道树13000余株……以上的种种数据充分表明了我市初步构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我市数字化城管平台正在积极建设中,高新区、兖州区已先行一步。数字城管可及时采集发生在市民生活周边的城市管理问题,统一监控环卫车辆、执法车辆,前置城市热点问题管理,推动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发现、精准定责、快速处置、有效监督”。今年1至8月份,高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共派遣案件51315件,处置案件48668件,处置率99.23%,结案48498件,结案率为98.91%。
重拳整治乱停乱放
为全力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我市交警部门将乱停乱放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措施,不断加大违法停车抓拍力度,规范停车秩序。组织各大队成立巡逻队,对辖区道路进行不间断巡逻,发现违法停车立即劝离,对于驾驶人不在现场或拒不驶离的,立即进行抓拍。截至目前,城区共抓拍违法停车行为8万余起。在加大管理的同时,印发了《致全市机动车驾驶人的一封信》10万余封、《关于加强济宁城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的通告》1万余份,向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众进行发放,广泛宣传加强停车场管理的措施、意义,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并设计、制作以“禁止占用盲道停放车辆”“违法停车将被依法抓拍”等为主题的标志和横幅,提示驾驶人自觉规范停车。
此外,我市还大力加强对渣土运输企业的监管,签订《城市渣土运输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企业主体管理责任。市交警部门会同住建、城管执法等部门强化路面24小时管控力度,深入施工工地,重点检查工地“六化”和渣土运输过量装载、密闭运输、抛洒滴漏等行为。加强城区封边限行工作,科学设置固定封控点13个、流动查处点11个,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严查渣土车及大型货运车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黑渣土车及各类违法行为1080余起,暂扣渣土车185辆,有效规范了渣土运输车运行秩序。
创卫其实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和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与城市的综合实力、市民的综合素质都有密切的联系。
为了家园的那一份洁净,为了城市的“颜值”更美好。如今,文明和卫生,正踏着城市发展的节拍,成为济宁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我们坚信,随着我市上下理念的更新、城市管理机制的日臻健全,济宁这座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一定能洁美长在。我们的城市,定会因为创卫而更加美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