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济宁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居全省第7位,与去年同期持平,房屋施工规模平稳增加,新开工面积增速创今年新高。随着330楼市新政、银行降准降息、公积金贷款等利民政策的实施,房地产企业也由年初亏损到目前保持盈利,经营状况犹如“过山车”一样,各大企业纷纷表示不能再单一地发展公司,应向多元化发展。
开发商:加快商品房多元化转型
“上个星期刚把几个商铺卖出去,才能发下来工资,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流动资金了,还不知道下个月的工资咋办,总不能放弃大批量的住宅,而依靠售卖商铺过日子吧?”红星西路某房企负责人说,去年企业售卖了70%的住宅楼房,而自今年2月份至今只售卖了十几套房产。“今后公司发展、开发项目一定要向多元化发展,不能再一味地开发住宅小区了。”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市房管局了解到,目前济宁城区正在使用的商务居住复合式地产不超过5座,而电商用房、都市型工业地产则少之又少。城区房地产市场投资者多数以住宅型商品房为主,投资费用相对比商铺较小,而且短期回报大,但随着房地产建设的逐渐增加,暂时出现了一小部分的空置房屋。“我们正在改变投资策略,今后房产建设逐渐向商务居住复合式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转型,改变房屋用途,以达到创业者、微商等各类商业人士对房子的所需要求。”济安桥路某房企副总告诉记者。
“对于全市房地产市场来说,消化待售面积是最主要的问题。”市房管局工作人员说,现在应鼓励房地产企业对待售房源适度让利、降价,大力推进公租房以租代建,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转为公共租赁住房,并加快待售房源较多的小区周围道路、文体、学校、商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为销售提供便利条件。
建筑商:建设工程也分淡旺两季
“以前建设工程一个月竞标3至4次,现在1个月能竞标一次就不错了,即使竞标也不一定可以中标得到工程项目。”城区某二级建设资质公司负责人说,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逐渐放缓,开发项目也逐渐减少,还有一些项目因为开发商资金链无法衔接,不能及时支付建设项目导致建设工程暂时性停工的事情屡屡皆是,并且外来建筑企业与本地建筑公司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导致今年2月至6月份只能接到较少的工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济宁市共有一级、二级、三级等建筑企业600余家,在采访的几家建筑公司中,拥有一级建筑企业资质的公司运营情况较为乐观,而二、三级建筑、安装型公司运营状况较惨淡,一些二、三级建筑公司项目逐渐由济宁市城区发展至县城、村镇等。“如今建设工程居然也分淡旺两季了,今年公司运营还算凑合,基本算是盈利,大小工程加起来,总工程款刚刚够4000万,相对于其他建筑公司我们能中标并顺利进行建设已经算是很幸运了。”城区某建筑公司财务主管说,今年2月至5月份几乎没有中标工程,但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开发商也逐渐进行投资,新开工项目也逐渐增加。
数据全市房屋新开工面积创今年新高前三季度,全市房屋新开工面积874.8万平方米,增长19.5%,创今年以来新高,也是继今年6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正增长。全市新开工面积在今年上半年首次正增长后,1至7月份增速继续攀升,增长15.6%;1至8月份,增速回落到7.4%;到三季度,新开工步伐明显加快,增速明显提升,较1至8月份增速提升了12.1个百分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