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雪,刷新了济宁有气象记载以来同期的最大降雪量。一时间,整座城市几乎被大雪覆盖,成为一个白色的世界。24日,本报派出多路记者直击济宁大雪一线情况……
济宁降雪破57年同期历史极值,未来最低气温将至零下10℃
根据从济宁市气象台了解到的消息,截止到24日晚,全市平均降雪量29.5毫米,平均积雪深度达到了22.9厘米,自有气象资料以来,达到了降雪极值。
降雪结束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轮降温过程,此次降温幅度很大,周三早上最低气温在-7℃左右,路上会出现大面积结冰,济宁市气象台将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黄色预警,市民的出行将更加困难。
济宁市气象台天气气候工程师李芳说,25日还会出现小雪。周四虽然天气开始逐渐放晴,但是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至-10℃,市民外出一定要注意保暖御寒。
“出不来,进不去” 汽车站、机场关闭
24日,一场强降雪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于24日持续降雪,济宁各县市区汽车站所有班车全部停运,日兰高速公路、济徐高速公路济宁段全线封闭,曲阜机场关闭,兖州火车站、济宁火车站列车大面积晚点,高铁列车也降速行驶。
济宁火车站、兖州火车站,列车晚点数小时的情况很普遍,而且涉及多趟列车。目前,两个车站已经开设了临时窗口,为旅客办理改签、退票业务。京沪高铁曲阜东站已经启动了应急响应,所有人员加班清理积雪,高铁列车的行驶速度也由300千米/小时降到200千米/小时。
城区的公交车还坚守在岗位上,但是路上积雪厚路滑,公交车行驶的很慢,而且每一趟都满员,等一趟车也需要很长时间。济宁市公交公司营调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车发出去,返回不及时,打乱了整个班次,而且521、522、523、62、63等部分线路停止运行,其他线路所途径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也不再去。
大雪断路,菜篮子涨涨涨
大白菜批发价从4毛钱涨到1块钱,茄子从8毛钱涨到2块5……记者走访济宁市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持续的大雪阻断了进货渠道,各类蔬菜批发价均“噌噌”上涨,平均涨幅近一倍。
24日上午不到10点,济宁市蔬菜批发市场,地面上厚厚的积雪轧出了几道浅浅的车印,零星几辆拍批发小车来来回回,不见运输大车的踪影。
大雪纷飞里,穿着雨衣的茄子批发大户公师傅,用塑料布裹严车上的茄子。“今天从寿光产地没有车发出,所以这两天应该就这一车茄子卖了。”公师傅说,产地每天上午装2万斤茄子向济宁运送,基本晚上就能到达。由于大雪阻断了交通,现在产地的茄子已经装好了,但却运送不来。
一周内连续的雨雪让蔬菜价格飞涨,各类蔬菜价格平均涨幅近一倍。公师傅说,茄子的批发价从8毛一斤持续涨到2.5元,虽然量少但依然能保证供应。“产地来的货少,销货也比较慢,以往这个时候是最忙的,但现在都没有来批发的。”
记者走访发现,一天时间,白菜的批发价从4毛涨到1元,菠菜从1块2涨到2块5,芹菜从6毛涨到1块2,胡萝卜、西红柿等各类蔬菜都出现翻倍上涨。
“持续几天的阴雨让本地蔬菜生长周期变慢,加上大雪外地蔬菜进不来,所以蔬菜量少,价格就出现上涨。”济宁市蔬菜批发市场经理魏绍春说,在纳入统计的50多种蔬菜中,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但目前并不缺菜,市场上的蔬菜能够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在带给我们种种不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雪背后人们互助的温暖。
镜头一:三小伙义务推车,推八辆车顺利脱雪窝
24日早上8点,吴泰闸路与法院东街路口,湿滑的路面上不断有车辆因轮胎打滑停滞。三位年轻人冒着大雪推车的一幕不断重现。“我们会先礼貌地敲敲车窗玻璃,如车主需要帮助,我们就帮忙。”陈仲是吴泰路上一家理财公司的员工,早上8点他与同事王浩、房晴晴看到许多车辆陷在雪中,便决定义务帮帮车主们。
记者注意到,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他们三人共推动8辆汽车顺利驶离。8点40分,直到路面车辆明显减少后,陈仲等三人才返回公司。“车在路面打滑时,驾驶员是非常无奈的,我们都有车能理解这种心情。”王浩笑着说,顺手帮一把,也许对别人来说就是解决了大问题,“今天我们帮了别人,相信以后大家也会帮助我们。”
镜头二:交警、市民联手“救出”公交车
上午9点,一辆21路公交车抛锚停在火炬路与洸河路路口中央,高新区交警大队民警立即帮助疏散乘客。询问司机后民警得知,原来因气温过低,公交车油路上冻导致无法打着火。因路面车辆较多,为防止出现更大面积道路拥堵,民警立即决定将车推到路边。高新区交警大队凯赛中队中队长石岩立即组织6名执勤交警赶来帮忙,但因车身太重,民警们努力了几分钟车辆仍丝毫不动。“过往的司机老师们,大家一块动手帮帮忙。”石岩话音刚落,十多名私家车司机自发下车过来帮忙。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抛锚的公交车被顺利推到路边。约五分钟后,赶来的救援车将抛锚的的公交车拖离维修。“举手之劳,谁赶上都会这样做。”司机王先生的一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镜头三:救助站送棉被棉鞋 帮流浪乞讨人员温暖过冬
连续降雪和降温,流浪乞讨人员如何御寒?24日,济宁市第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兵分三路带着棉被、棉鞋等御寒物品上街巡查。给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送去这些物品,帮助他们度过寒冬。
下午2点,降雪仍在持续,济宁市第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从车站西路出发,沿途寻找流浪乞讨人员。太白楼路、红星东路、吴泰闸路洸府河大桥是流浪乞讨人员经常驻足的地方,工作人员到这些桥下挨个寻找,没有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踪迹,这让他们不禁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去大润发超市几个步行梯口,有流浪乞讨人员在那里居住。”对于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行踪,工作人员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因这些人员不愿意前往救助站接受救助,只能由工作人员经常来看望。在大润发超市5号楼梯口,家是泗水县的流浪乞讨人员张坤果然居住在这里。
“我不回家,没有人想我,我也不去救助站,谢谢你们。”张坤已经是救助站工作人员老熟人,一番劝说,他还是不愿意前往救助站。无奈之下,工作人员从车上抱来棉被和棉鞋,放在他位于楼梯口的窝里,并嘱咐他赶紧换上这双胶棉鞋。
据了解,中午1点时,救助站24小时值班电话接到求助,从嘉祥县来济宁给孩子治病的一位家属,连日降温,可租住的房屋里还需要两床棉被御寒。记录完毕后,工作人员紧急调用了两床棉被,给这位患者家属送去。
天气变冷以来,济宁市第一救助管理站已经加大对街面的巡查,并坚持24小时值班。工作人员提醒,爱心市民在街头碰到流浪乞讨人员时,对于愿意接受救助的流浪者,可以拨打救助热线2211940或110报警电话,将流浪者的详细位置告诉救助站工作人员或民警,以便对他们进行及时救助。
大雪带来的美景外,有太多温情的场景值得铭记,这些场景足以驱尽严寒,温暖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温暖是在拥挤的道路上,身穿荧光绿制服的交警的一个通行手势;温暖是三名年轻站立雪中半小时,义务推动陷在雪中的车辆驶离;温暖是公交车抛锚在陆中央,交警与十多位过往车辆司机共伸援手;温暖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寻便城区的各个角落,将无家可归的人们带至温暖的救助站……
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季节,温情再次成为这座城市的主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