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讯(记者 鲍童)29日,在济宁市声远舞台的剧场里,杂技演员们正在进行抖空竹、绳技、蹬鼓、转碟等杂技项目的彩排,这些本土的拿手绝技将于12月1日亮相大型原创杂技剧《孔子》中。
杂技剧《孔子》是首部以孔子为题材的原创大型杂技剧目,也是目前国内首部以杂技剧形式表现孔子人生历程、儒家思想的艺术作品。该剧采取段落式结构,共分六个章节,利用孔子一生的主要事件组成戏剧结构。演出时长约80分钟。
昨日,记者在声远舞台的杂技剧《孔子》的彩排现场看到,市杂技团的十几名杂技演员正在进行彩排表演。“这场彩排的是‘尼山降圣’,是正常演出的序幕。”演员们用转碟的表演方式,时而变换阵型、时而变换姿势,场面十分宏大和壮观。
据济宁市杂技团副团长刘涛介绍,杂技剧《孔子》的编剧和导演由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周波担任,今年3月份完成剧本初稿,经过两次修改,9月份完成舞台本定稿,10月23日进入二度创作即实质性排练阶段。“彩排仅用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这台大型杂技剧所实现的最大突破。”刘涛告诉记者,全剧共有72名演员,融合了15个杂技节目。
记者看到,除了演员,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地进行着舞台布景、灯光调配,力争在演出当天呈献给观众最精彩的表演。
新闻1+1
我市3个项目荣获省文化创新奖
近日,记者从济宁市文广新局了解到,我市3个项目成功入选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同时,我市有6件作品入围山东省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选拔赛名单,成绩位居全省第一。
本次我市入选文化创新奖的3个项目分别为:济宁市文广新局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业院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合六进’模式”、汶上县“全国广播惠农工程 ‘汶上模式’”和邹城市“孟子乡音-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购买模式实践创新”。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是全国第一个由省政府设立的文化创新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本次复选的三个项目也是我市首次有项目入选该奖项。
“群星奖”是国家文化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而设立的全国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经层层选拔,我省最终确定28件作品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比赛。我市6件作品入围,其中《山东梆子腔》和《鞭打芦花新唱》 均名列全省入围作品名类第一名,这是我市备战群星奖以来历史最好成绩。(本报记者 鲍童)演员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排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