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她结完单,转身要离去的时候,一位日本大叔在后面拍拍她的肩膀,温和地说,“对不起,我这样打扰你。请问,你是中国人吗?”当她点头说“是”时候,这位日本大叔把买好的口罩递给她,并说,“这是我刚刚买的三包口罩,赠送给你,请你收下。”接着,日本大叔用中文说:“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2
善意往往是相互的。
一位微信名叫“飞行中的思念”的在日华人,乘坐巴士时看到一位日本老人戴的口罩表面都磨得起毛,知道是买不到新的,所以反复戴了多日,便从包里拿出自己备用的送给了老人。老人一个劲儿地向她说“对不起,谢谢”。

在东京新宿街头,中国企业SEIKOU株式会社的一位年轻的姑娘,站在寒风里不停的鞠躬,为过路的日本人无偿分发口罩,一人一只,以感谢这段时间日本各界对中国的援助。
装着口罩的箱子上写着“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据我观察,现在东京都内的华人企业和华人餐饮店,门口都会放着消毒液和口罩,供来访者自取。《日本新华侨报》的4楼办公室入口处,就放着一大瓶消毒液和一大盒口罩,上面写着“请自由使用”。
2月18日,一位来送快递的日本邮政人员很不好意思的说,“门口的口罩,我可以拿一只吗?”
位于东京上野的“小肥羊”火锅店的门口,也放着一大盒口罩,限定是一人一次只能拿两只,但考虑到日本各界在疫情发生后对中国的援助,以及日本人的确是买不到口罩,所以负责人甚至会劝日本人,多拿几只备用吧。

即便如此,日本人一次最多也只肯拿3只。同样是位于东京上野的中餐馆“何仙姑”,也在店门口摆放口罩,供客人使用。
3
回过头来再说日本。
在国际法上,有一个“国旗主义”原则,也就是公海上的船舶归所属国管理。
所以,日本其实没有义务应对英国船籍的“钻石公主号”。但日本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在多国拒绝其入港的前提下,同意接纳。

为此,日本政府及媒体每天在发布确诊人数时,采用的日本国内和日本境内两种说法。日本境内,就是包括“钻石公主号”上的人在内。
或许正因为境内不同于国内,所以日本政府一直以来在对应上很是佛系,连中国网友都看着着急,说“日本真是连抄作业都不会抄”。
日本国内的传染渠道已经非常明确,源头是一家屋形船上的新年会。

这场新年会由东京都个人出租车协会组织,参加的都是出租车司机。其中一名司机,在参加新年会前,开车载过武汉前来的游客,因而成为了日本首位被确诊的患者。
这名司机的同事,在接受日本TBS电视台时,还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
他提到,自己曾与首位被确诊的患者在屋形船上一起度过新年会,并且座位只有一桌之隔。在被采访的一天前,他去过东京的一家医疗机构检查,医生告诉他,一旦确诊会打电话通知。
刚讲到这里,他的手机响了。司机在摄像机前接通了电话,医疗机构正式通知他,“您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