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社会的今天,身为党员的村主任王强应用强盗的方法,公然在镇政府掠夺村民免职申请书,在他们眼里还有没有党纪国法?像这样的人怎么还有资格做党支部书记呢?”村民代表恼怒地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递交免职报告为什么这么难
在范家村,为什么行使法定权利递交免职报告成了大难题?
7月1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事在房镇镇采访时,相干义务人开端与记者打起了太极。
一位姓刘的副镇长表现,现在镇里只有他一人值班,书记和其他领导带着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去威海开会了,“我们镇每隔半年都要开工作总结会。现在负责人都不在。我负责城建,没法答复你的问题。”
记者拨通了该镇党委书记国峰的电话,谈及“掠夺免职书”一事,国书记的答复模棱两可:“我不是很明白这件事情,但是我大概知道有这个事,这是村内部的事,具体细节我不明白,这是他们老百姓上访村民之间的事情吧。”
当记者问到王强掠夺免职书是不是事实时,国书记又马上予以否定,连说了三个不可能,并让记者“到民政办与负责人聊聊”,说完就挂掉了电话。
在房镇镇政府,记者也未能看见民政办主任张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主任到区里开会去了。
当记者问到他们是否知道王强掠夺免职书的事情时,一位工作人员支支吾吾地表现:“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具体还是要问问镇领导。”记者多次拨打张军和王强的电话,但是他们均没有接听。
记者在房镇镇派出所,遇到了当时处理此事的民警,对于村民所说的“材料无价值不予受理”一事,这位民警笑了笑说:“免职书算什么财物啊。”说完话锋一转,“你要想采访我们,首先要到区公安分局宣传科申请,领导批准了我们才干接收采访。”
但是在区公安分局宣传科,邢科长说记者采访要走程序,“你的采访请求我们明白了,我需要向领导汇报,要向区委宣传部门汇报。等他们都批准了,我再打电话通知你。”
刘副镇长也多次告诉记者,要想持续采访,必须走正规程序,“你周一先与镇党委宣传委员接洽,然后再去区委宣传部报到,等领导都批准了,你再来采访吧。”
当村民代表们得知记者遭遇之后,纷纷无奈地摇起了头。直到今天,他们还在苦苦等候,盼望能有一个部门还他们一个公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