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村委会主任,本是法律赋予村民的一项基础权利。但是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范家村,行使这项权利却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6月21日,村民代表在房镇镇政府民政办公室提交免职书的时候,村委会主任带人“从天而降”,众目睽睽之下抢走了免职书。据在场的目击村民介绍,他们立刻报警,但是派出所以“被抢走的材料无价值”为由不予受理。
两次免职报告均被认为“格式不对”
7月1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淄博市见到了五名参与此事的村民代表。一提起此事,代表们依然有些愤愤不平:“如此合法并且严正的免职过程,没想到变得如此‘不正经’,真让人哭笑不得。”
王强是范家村现任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但是村里很多人认为他不合适持续担负村委会主任一职。于是,今年4月29日,他们第一次上交了《范家村村民免职报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六条规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请求免职村民委员会成员。范家村有投票权的村民共有1500人,在免职报告上签名的有920人,远远超过了法定请求。
在免职报告中,村民们认为:王强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专横跋扈,独断专行,压抑民主,村民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报告提出了三个免职理由:第一、经济账目混乱。2008年各项支出共计930万元;第二、重大事情,不召开村民大会,2009年,王强将全村集体组织的预留地擅自出让引起全部村民的强烈反对;第三、不顾村民的蒙受才能,把村搬迁搞成旧村改革,擅自实行高层楼打算。
当村民信心满满地把免职报告交到房镇民政办的时候,主任张军给出的答复是:格式不对!
据村民回想,主任一句“格式不对”就把他们打发出来了,至于怎么修正,他没有告诉。
经过多方打探,村民自行询问了报告格式,并撰写第二份免职报告。今年5月21日,他们将第二版免职报告递交到镇民政办。
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第二份免职报告,名字改成了《免职请求书》。格式规规整整。免职的理由改成了两条:一、村务不公开,财务账目混乱,不透明。二、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不召开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独断专行,自作主意,没有尽到村委会主任及委员应尽的职责,致使村民利益蒙受重大经济丧失。在这份报告的后面,500多名村民签字画押。
但是,第二次交报告的命运,与第一次几乎一样。民政办主任张军依然拒收,理由同样是“格式不对”。
免职村主任的信被村主任抢走
范家村的村民没有气馁,他们找到了区民政局,在专家的领导下,写了“天衣无缝”的第三份《免职请求书》。
但是,村民与张军相约多次,筹备递交报告,都被张军以各种理由推托。“我们一共约了张主任5次,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往往是定好了时间,他不是开会就是不在,总之就是不收我们的材料。”一位不愿意流露姓名的村民告诉记者。
6月21日,村民终于等到了第三次正式上交免职信的机会。
据村民代表回想,那天他们去了16个人,进到镇民政办公室的是4个人。见到张军后,后者以向镇纪委书记请示一下为由,离开了两个小时。
等张军回来的时候,没想到村委会主任王强也跟了进来,还带来了三个随行。
最有戏剧性的一幕终于上演了:三个人直奔手握第三版《免职请求书》的代表而去,开端公开“掠夺”,“有拉胳膊的,有掰手指头的,有抢信的。民政办主任就坐在办公室桌前,眼睁睁看着信被他们抢走。”村民代表回想说。
闹剧到此还没有结束。没有了免职信,村民只好拨打了110报警。某村民代表气愤地说:“警察来了之后,晃了一圈,说被抢走的‘材料无价值’,不予受理,然后就走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