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升初摇号失利,他不得不花两万元让女儿进名校。可是进入名校后,女儿成绩一直大起大落,最近又掉到年级三四百名,上重点高中有点悬。更要命的是,一个同事的孩子从小学起苦练奥数,现在成功晋级某重点高中的实验班,陶艾有些懊悔当年太心疼孩子,没保持让孩子补课。
事已至此,他只有积极为再次捐赞助学运筹帷幄。这需要钱,初步预计5万。所以,陶艾买保险、炒股票,去年又贷款买了一套小户型用来放租,都是为了补充收入。陶艾承认,他只是把“老师”当作一项工作,守住基础的职业道德底线。备课和上课时间比已经退化到1:1……
没课的时候他也许会在家监看股票大盘走势。他同时又重复强调,自己要对得起这份工资,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陶艾说,所谓“师德”,始终和全部社会的道德水准相对应,是大家都在退步,“这也让很多老师多少有些心安理得。”成都商报记者郑锐
延伸浏览
来电市民:教师很难独善其身
教师的职业道德有没有降落?如果降落了,其中原因是什么。昨日,来自成都商报热线的反馈显示,打进电话的市民,其中包含几名老师,均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明显降落。
市民董先生来电说,他的父母都是教师,以前这个职业很受人尊重,但是现在变了。“学校乱收费,从幼儿园就开端,没有不收礼的老师,很多家长心坎对老师已经不尊重了。”他说。有的市民甚至用“腐败的校园”来诠释师德的明显降落。
打进电话的市民中有几位是教师或曾经当过教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表现,商品化导致了师德的降落,李先生是一名从事教学快30年的老教师,他认为,社会上有人责备教师越来越功利,但老师也是普通人,在社会价值观转为重“利”的背景下,很难独善其身。市民李女士说:“都说老师的待遇进步了,实际上只是表面现象,城乡联合部的老师的待遇都没有到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