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依托一个生态概念再造一个新唐山。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唐山以壮士断腕般魄力,持续三年开展节能减排举动,借助北京奥运的强势整理,对钢铁、煤炭、水等十大重点范畴的四千五百多家企业进行整治,关停一千五百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净化环境使唐山去年二级以上的好气象达三百二十九天,陈国鹰很骄傲地说:“大晴天,唐山晚上都能数星星。”
在生态理念的领导下,虽然钢铁仍是唐山的支柱产业,但陈国鹰说,把唐山出产的钢材一半就地消化是唐山的目标,合适这个城市环境的新型产业已经形成,五六种大范围整装制作业在唐山取得明显成效。在调剂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一批新产业应运而生,风力发电、海水淡化、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激光电视、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项目相继落户,并形成产业链。去年,唐山经济总量达到三千七百八十亿国民币,全国城市排名第十八,地级市排名第四位。
生态是平衡、是和谐。地震损坏了生态,唐山政府则要重新捡拾起和谐。为解决民生,缓和社会抵触,零七年,唐山缓建大剧院,集中财力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拉开市区震后危旧平房改革大幕。目前唐山人均住房面积十八平方米,高于全国大中城市程度;人均公共绿地十一点三四平方米。为了接收唐山国民的督促和检验,唐山开创“科学发展指标系统”、“幸福指数考核指标”,用赵勇的话说:“一切为了大众的幸福指数成为唐山市委市政府的执政理念。”
落实城乡等值化
城乡差别,源于城乡生态的损坏,是城乡社会的失衡。缘于对一百五十三万农户的一项调查,唐山提出了城乡等值化概念。调查显示,尽管农民对生活的请求不一,但他们的愿望和期盼,归根结底是寻求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陈国鹰表现:“城乡等值化就要让农民购置力程度、公共服务程度、社会保障程度、生活方便程度、综合素质与城里人大体相等。”陈国鹰介绍,唐山农民已持续三年纯收入增加一成三;家家有一坡屋顶、一堵隔熱墙、一个太阳能、一个吊炕、一个秸秆气化、一个沼气池和水沖厕所的“六个一”模式全面展开;农民工进城落户、进城就业、子女就读、进城公共交通、进城就医报销“五个障碍”基础消险,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雷同或相近的生活质量。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的、整体的概念,蕴涵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远远超出了过去所讲的纯自然生态,而已成为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的载体。
兴建中的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提出以循环经济为先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列出一百四十一项生态城市指标,摸索建设能达到以人为本、资源节俭、绿色建筑、城市安全、循环经济、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文明生活方法、融合的文化、公用设施高效等请求的城市。陈国鹰强调,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未来之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