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件事,老赵和不少工人对他更加佩服,甚至有一次工人们在一起喝酒,碰巧遇到了李现良,老赵还特意和李现良喝了几杯。“他虽然不怎么爱说话,但挺豪放的,拿起酒杯一口就干了。”
不过,李现良的酒量毕竟如何,很多工人表现“说不好”。
昨天16:00左右,一辆农用三轮车驶入场院,停在被李现良用铲车颠覆的废墟前。两名男子下车后,钻进废墟,收拾房间中的办公用品、生活用品。他们的表情很凝重,见到周围的工友连召唤都没打,面对众人的问候,除了点头或摆手的动作之外,再也没有回应。附近工人说,这两名男子和李现良是同事。
然而,当记者上前表现要从他们口中懂得李现良平日里为人时,两名男子放下手里的东西,若有所思地互相对视一眼,很快摇头表现拒绝。“心里很乱,现在不想说话,也不知道该说啥,请你们懂得。”
两个月前,李现良的亲戚离开了老赵所在的煤场。昨天下午,记者在老赵的帮助下,与这名男青年取得了接洽。电话中,男青年坦言不敢信任家里长辈驾驶铲车伤人的事,他还认为是报纸搞错了。在他眼中,李现良“不是那种(行凶的)人”。面对记者会晤采访的恳求,男青年在电话中一口拒绝,“现在家里乱糟糟的,每天都有外人探听这件事,村里人也在议论。李现良家里人的精力状态很不好,不想被打扰。”
文/摄 新报记者 周白石
石家庄专电
村民说法
井元公路坑洼不平
夺命铲车威力大增
事情过了两天,南佐镇大多数村民们仍然在议论那让人无法忘记的场景,大家对铲车能够在短时间伤人的议论还在持续。不少村民接收采访时亮出了新的观点,井元公路事发路段坑洼不平,一般车辆行驶时,不得不放慢速度,甚至不少司机要下来看看路。假如那段路像其他路段一样平整,事发时,是不是不少轿车司机就能加速跑远?“坑洼的路面,不太怎么影响铲车行驶,但轿车、摩托车却开不动,这是铲车伤人的客观因素之一。”
村民们的说法不无道理。8月2日记者沿途调查发明,铲车当日在公路上“行凶”的路段路况很差,每隔几米就能看见大坑,有的连成了一片,有的足以令普通轿车托底,而大货车行驶时,也必须绕行,否则可能因为着重而侧翻。
相比之下,这段路东西两侧三五公里的路面,同样十分糟糕。从高速公路延伸线驶入井元公路约10多公里,便能看到这样的大坑,向西侧前行约10公里后,才干度过坑洼带。而事发路段就在坑洼带的范畴之内。
村民们说,眼前这条路至少五六年没正经修理过了。路边都是煤场,每天都有数百辆大货车碾压,每下一次雨,路面的情况就会恶化。记者沿途调查发明,约10公里的坑洼带周边,大大小小的煤场,能看到牌子和场院的,就有四五十家。过往此处的大货车,都是来和煤场做生意的。
“大概五六年前,这里开端有人从事运煤的生意。”一家煤场老板告诉记者,有人将这里当作中转站,将煤料运到此处存放,接洽到卖家之后再运走。后来,不少勇敢的村民也开端效仿这一经营模式,村里煤场数量越来越多,而大货车也越来越多。路况也因为过度碾压,而越来越糟糕。
记者首次来到井元公路采访时,尚能够看到数不清的大坑,奇怪的是,昨天再次来到现场时,大坑已经被人用石头子儿填埋,虽然车辆行驶依然要减速,但多数驾驶员好歹敢把车开上去了。到底是谁修路了?村民们说不上来,有村民回想说,8月2日傍晚就看到有货车卸石头,工人在修路,但不知道是哪个部门的。
村民们对于路况的质疑,记者针对此事采访了县委宣传部和镇政府。宣传部消息科负责人和镇党委刘书记说,他们也不明白是谁用石头子儿填埋了大坑,但他们都承认,这条路已经好久没修过了。“每条路都是有应用年限的。今年周边有道路计划,井元公路也在计划修整范畴,可是现在是雨季,因此还没来得及动工。这条路是‘冀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以后还会施展重要作用。”对于当地煤场发展的经过,刘书记介绍说,因为运输线路较长,很多山西煤商或是车辆驾驶员,不愿意将煤直接送到山东周边地区,而是将煤运到此处,而很多山东煤商或驾驶员又不愿意走山西的山路,于是就停在元氏县附近不走了,久而久之,这里煤场越来越多,形成了中转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