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场研究会,前后相聚仅一月,正式摆开了余姚慈溪争抢严子陵故里的擂台。虽然,目前两地仍未形成统一共鸣,但毫无疑问,如何开发和保护“子陵文化”应当是两地正在共同要思考的问题。
昨天,余姚市文化广电消息出版局局长熊培军说,今年余姚已经投入100多万元,修缮严氏祠堂。慈溪方面,搁浅了十年的客星山景区开发计划,又被摆上了桌面。
面对之前的暗战,余姚慈溪昨天首次表态:可能的话,两地可以合作开发“子陵文化”。
余姚:已投入100多万元修缮严氏祠堂
熊培军说,由于严子陵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留下来的遗迹很少。“但是余姚方面确定会不遗余力地花费大批财力、物力、人力,尽可能地寻找、恢复、重建严子陵的相干遗迹。”
余姚文广局办公室方其军告诉记者,位于余姚市低塘街道黄清堰村的“高风千古”牌轩,是明万历年间所立。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文广局出资3000多元,进行了重新修缮。当时,也把之前万历年间牌轩下面的两座石狮,归还放置在了牌轩下。
熊培军说,今年余姚已经投入了100多万元,对位于龙泉山上的严氏祠堂进行了修缮,祠堂里摆设展现了严子陵的生平事迹。同时,他们也会跟低塘当地政府沟通,对黄清堰村的严氏祠堂进一步修缮。“这是很要害的一处遗址,可认为海内外的严氏后裔寻根问祖,追思严子陵,供给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场合。”
慈溪:明年再开严子陵文化研究会
6月21日,慈溪市横河镇举办了一场严子陵文化研究会。东南大学慈溪籍教授孙长初、慈溪市文联、市志办、市图书馆、横河镇等近20人到会。
研究会上,重要讨论了子陵民间传说、史料征集情况,以及如何宣传子陵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等。
慈溪横河镇文化站站长孙志伏说,目前横河镇客星山周围严子陵文化遗迹尚有五处:一是子陵墓和子陵祠;二是高节书院和高风阁;三是子陵坞;四是客星桥和客星古渡;五是将军庙和光武庙。
其实,早在2000年,慈溪横河镇曾邀请省里的设计院设计计划项目。孙站长说,在严子陵文化研究会上,专家们认为开发客星山应当一重计划,二重保护,三重恢复,四重开发,五重研究。
“对于景区的开发,基础与2000年时的计划无异。”孙志伏说,重建严子陵墓为重点的相干历史化遗迹工程,如子陵坞重修、严子园改革,高风阁、高节书院重建,客星桥和客星古渡重修等,并在此基础上,新建严子陵纪念馆。
景点建成后,将在客星山东侧原丘陵一带计划建设以“隐士”文化为主题的度假村、休闲会所旅游区等,使客星山一带形成全部旅游景区。
另外,第二次研究会打算在明年6月份召开,到时将邀请国家社科院、名牌大学专家教授等参加研究。
远景:两地可以考虑合作开发景区
未来,对于“子陵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包含严子陵出生地的争辩,虽然余姚慈溪两地仍各持己见。很多看法也仍停留在研究阶段,但至少,有人意识到了“子陵文化”的重要性,开端学着如何开发和保护。
慈溪横河镇文化站站长孙志伏说,2000年时设计了计划项目,后因财力不足、用地制约等原因未付诸实行。“分管领导调任,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他们认为这一工程仅靠一镇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研究会上,与会人员也建议是否可以报请宁波市牵头,由慈溪、余姚两级政府共同实行。昨天,在记者采访中,余姚文广局有关人员也表现,可能的话,两地也可以考虑合作开发景区。
两地都筹备深度发掘子陵精力
严子陵、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并称“余姚四先贤”。
熊培军说,每年,对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这三位先贤,余姚都会进行市一级或者更高层面的运动,研究和探讨三位先贤的学术思想。唯独严子陵,除了7月31日的严子陵故里研究会,余姚没有进行过市级层面的正式研究运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