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墓墓主毕竟是谁?
出土文物能否再次强力地佐证2号墓?
两个墓之间的方形坑暗藏着什么样的机密?
…… ……
一切等待6月12日这天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直播揭秘,在两个多小时的直播过程中,我们追随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直播镜头,再次回想了曹操高陵2号墓发掘的全程。
唯一的遗憾是,在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日子,所有的谜团依然扑朔迷离。
晚报记者 王战龙 袁帅/文
首席记者 贾俊生/图
“画像石”可能是最早石椁
12日上午9点半,2号墓。
一块铭记着“常所用长犀盾”字样的石牌出土,这是曹操墓首次呈现带“盾”字的石牌,表明墓主人生前曾经应用过此种兵器。
至此,曹操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刻铭石牌达到了9块。
遗憾的是,石牌残缺了三分之一。
发明石牌的地点位于曹操墓前室一块被扰动的石质地板残块下面。此前该墓中出土的曹操头盖骨,以及8块“魏武王常所用”刻铭石牌,均在此出土。
随后,考古人员又发明了一块画像石。虽有泥土笼罩,上面有明显被人为刷损的痕迹,图案含混不清,但依稀能看出画的是马匹、车辆等,并且画像的尺寸也标示得非常明白。画面的具体含义是否和典故有关,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画像石后面毕竟暗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机密,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价值?
曹操高陵发掘队队长潘伟斌说,出土的大批画像石残片,雕刻十分精美,其性质引起了专家的热烈讨论,有专家推测画像石可能是石椁,如果得以确认,这将是中国迄今发明的最早石椁。
当日上午,考古人员还持续清算了墓室内被盗墓者扰动的石质地板残块,出土了铁质铠甲片、陶器、玉珠等遗物。
出土的玉珠大小相仿,中间有穿孔。据推测,有可能是曹操生前冠上戴的饰物,盗墓贼遗落下来的。
1号墓主身份依旧是谜
1号墓主毕竟是谁?儿子,爱妃,爱将,抑或是兵器冢,此前猜测不断。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被盗严重,除一把锈蚀严重的铁剑外,没有其他文物出土。
据考古人员流露,曹操高陵2号墓在发掘中,曾经出土过铁剑,但已残缺不全,仅剩下几个几厘米长的残片。1号墓出土的剑,剑身修长,长50多厘米,虽铁锈斑斑,但整体上依旧保存完整,比较罕见。
潘伟斌介绍说,1号墓与曹操墓相距30多米,坐东朝西,和曹操墓方向一致,形状呈刀字形,墓道呈斜坡状,陡峭狭窄,墓道两旁散布有方形坑。
他说,从布局上看,陪葬墓与曹操墓应属同时计划,陵园的中轴线在两墓之间,两个墓的墓道还分辨对着一个陵门。但1号陪葬墓范围远小于曹操墓,规格也不高,仅是一个坚穴土坑墓,墓室上部没有砖石券顶,墓底也没有砖石铺地,与当时的墓葬特点不太相符。
潘伟斌介绍,1号陪葬墓共清算出7个盗洞,其中一个盗洞通往曹操墓,被盗、损坏十分严重。
一座几乎无一物品的空墓,让底本迷雾重重的墓主身份更加扑朔迷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表现,“可以确定的是,陪葬墓的发掘情况丝毫不影响曹操墓的定性”。
2号墓中发明神秘铁钉
曹操2号墓呈甲字形,坐西向东,分为前后室和四个侧室,相当于“四室两厅”。
此前,考古人员在2号墓道口附近发明了数十枚铁钉,引起大家关注。
据现场专家说,这些铁钉是在一个长方形坑中发明的,这些钉子虽然散布不均匀,但排布却比较方正。对此,有专家推测,这些钉子可能是一个箱子上的,但由于在铁钉的周围没有发明有木头腐烂的痕迹,推测可能是建墓时遗留的建筑设施遗迹。
在12日的发掘直播现场,2号墓墓室的墙壁上,考古人员再次发明四层铁钉,呈连环状散布,很有规律,有些还有明显绳索的印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