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巍) 查找老赖财产,法院有了专门的调查组。
据悉,履行案件中,因申请人无法供给老赖财产的线索,导致判决成为一纸空文。
今天上午北京高院表现,为解决履行难问题,全市法院推行分段履行,即打破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模式,将履行程序分为履行启动、财产调查、财产把持、财产变现4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的履行组或履行法官负责。
同时,法院有望与国民银行设立统一查询机制,可以在全市20余家商业银行对被履行人财产进行查询。
据介绍,法院设置专门的财产调查把持组对被履行人财产进行统一调查、统一把持,并设置专门的财产变现组进行统一变现。
目前,北京市已有7个法院进行了分段集约履行工作体制改革试点。二中院是最早开展分段集约履行工作的法院。
二中院自2008年1月推行履行工作分段集约机制以来,累计收案2568件,比改革前增加40.1%;执结2331件,同比上升48.6%;存案146件,同比减少15件;结案率、实际执结率同比上升近10%。
从目前试行分段集约履行的几个法院的工作来看,法官们联合申请人供给的财产线索,进行左右开弓式的财产查找,指定专员前往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海查”被履行人的财产线索。
在日前二中院履行的一起被履行人无财产可供履行的案件中,通过火段集约的方法,很快发明被执人行尚有一笔1900万元的银行存款,于是一举执结该案。
部分履行法官表现,在此过程中,前往四大银行“海查”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但有的申请人仍旧提出,全市总共20余家商业银行,为什么只查询4家?
不少法官建议说,法院可和谐国民银行设立专门的查询机构,对被履行人在全市所有银行的开户信息进行查询并即时供给成果,这样更能够进步履行效率。
北京高院副院长周继军说,北京高院将与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履行履行工作联动。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与金融监管部门和谐,争取在国民银行统一查找被履行人开立的所有银行账户,推动查询冻结扣划一体化。
周继军说,在中院和基层法院,除小标的给付等履行案件,都要分段履行,并且对各个环节都要设定时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