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 (李亚红、周琳)北京市卫生局14日表现,北京市卫生局已经与卫生部签订了医改“军令状”,明白今年北京将摸索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说,北京将试点把部分公立医院改为经营性医院,培养市场竞争机制,集中财力进步对公立医院公益性项目标补贴,增进实现北京市人人享有基础医疗卫生服务。
12日颁布的《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计划》(以下简称《实行计划》)规定,北京将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3个方向推动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对不同医院履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机制、运行模式和考核评价制度。
韩晓芳表现,此次改革并不是把公立医院分为3类,而是按照3个方向进行改革。公立医院必须保持公益性方向,政府要确保公益性卫生服务项目对社会的供给;准公益方向的改革指公立医院除了供给公益性服务外,还可以供给特需服务,而特需服务的费用应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政府财政不再给予补贴;至于医院向经营性方向的改革,重要是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办医,直接参与到公立医院的转制改组中,公立医院可以改制成为经营性医院。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说,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不会成为主体服务内容,原则上公立医院仅有不超过10%的床位可以供给特需服务,前提是不能影响一般公益性服务的供给,而且特需服务的定价需要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此实行计划规定,北京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科研立项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对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毛羽说,对于社会办的经营性医疗机构供给的公共卫生服务支付,北京市政府将采用购置服务的方法予以补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