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党运 桑杰才让
在凌晨,我们沿途看到了很多解放军战士、消防队员,他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力深深地激动了我们,这也就是我和同事凌晨3时还无法入睡的原因,总感到必须写下点什么来表达对这些最可爱的人的敬意。
突如其来的山洪不仅摧毁了家园,还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面对家庭的破散和失去亲人的苦楚,他们依然是那么的刚强……山洪暴发后,大批救济人员进驻舟曲,竭尽全力营救被困群众、发掘遇难者尸体,救济人员奋力抢险的精力激动了灾区的每一个人。同时,灾区国民一颗颗感恩的心,也让救济人员激动不已。
救出被困34小时老人
本报讯 8月9日上午,兰州军区某舟桥团赶到现场后,立即投入到抢险救济工作中,利用冲锋舟在堰塞湖吞没区域进行搜寻,发明一名被困老人,随后救济人员涉水将其救出。
昨日上午10时许,兰州军区某舟桥团救济人员赶到舟曲。救济人员利用冲锋舟在堰塞湖吞没区域的楼房周围进行搜寻,并利用喊话的方法寻找楼房里面被困的人员,先后对60多栋楼房进行排查搜寻,确认里面没有被困人员。
上午11时50分许,兰州军区某团体军政委带队,在堰塞湖区进行搜救,在搜救人员喊话寻找被困人员中间,路边的群众告诉搜救人员,在七寨村一家属院一单元中,四楼的住户家中有一名身患脑梗塞的七旬老人被困在楼房中无法出来。由于院子里面大面积积水,一楼也全部被积水吞没,外面的救济人员无法靠近老人被困的楼房。懂得到这个情况后,在现场指挥搜救的舟桥团部队长立即指挥冲锋舟驶向老人被困的单元楼,并通过家属懂得被困老人的情况。
这名老人现年74岁,身患脑梗塞瘫痪在床无法移动。当夜产生洪水后,家人逃了出去,当他们返回时,发明楼房被积水吞没,无法进入到楼房中,只好等候救济部队前来救济。在达到老人被困单元楼道口后,发明积水将楼道吞没至二楼和一楼的交接处,救济人员只能涉水进入楼道中,然后前往四楼在利用钩篙进行试探后,发明楼道中水深约有1米,随后两名救济人员伴随家属涉水到楼道中,前往四楼将老人背下来。兰州军区某团体军政委和该团部队长立即将老人从水中接过来,抬着放在冲锋舟中,并对老人进行安慰,然后送到安全地带,交给家属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随后兰州军区某舟桥团持续在堰塞湖吞没区域进行搜寻排查,断定一栋被围困的楼房里没有被困群众。
最可爱的人
8月8日,我和同事一行三人驱车一天赶到舟曲。
达到灾区后,我和同事立即投入到了采访当中,写完当天的稿子发回报社已经是8月9日凌晨1时。通过努力,我和同事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休息的处所。这是到灾区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发明似乎没处所可供那么多前来救济的战士休息。
凌晨2时,在县委大楼前广场上,在马路旁边,在学校操场上,战士、消防队员和各个单位的救灾人员,就那样非常随便地躺在地上,身上的泥水还没有干,身边的铁锹还向人们诉说着白天救济的艰辛。
兰州消防支队负责宣传报道的吴建军老师是一位特别的战士,在玉树抗震救灾中他持续工作,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下很多可贵的镜头,可以说他是用另一种方法在战斗。没有想到,这次在舟曲,记者又遇到了这位战士。吴建军老师和他的错误王磊告诉我们,虽然不能像消防战士一样冲锋陷阵,组织救济,但是只要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要用手中的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下尽量多的救灾镜头,让许许多多的人们知道,救济队伍总会在灾情产生后的第一时间呈现在最需要的处所,解国民之所困,救国民之所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