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旅游市场“导游荒”越来越严重,持证的多,真正能带团的少。有些旅行社不得不临时招募持证却从没带过团的“编外”导游。8月9日,记者采访懂得到,“导游荒”的根源在于:旅行社不愿出钱长期雇用专职导游员,一旦到旺季,突发性的导游需求令旅行社措手不及。、
导游摔破头 没人替班
李林在青岛一家旅行社干了4年的地接导游,每逢6~8月份,他都不敢让自己生病。“一周能接五六个团,除了带团的费用2000块,还有不少灰色收入,一旦休息一周,3000多块就没了。”可事情偏不如他所愿。7月底,他带着一个团去景区,由于景区地面滑,他不警惕摔了个头破血流。
李林回家休息了两天,想让公司的同事帮着他带团,可每个人都是满负荷运转,李林头上的伤没痊愈就出来带团。“现在是旅游旺季,我们导游都成了香饽饽,有些旅行社为了应对导游缺口,从学校里招兼职学生。”记者咨询旅游局相干负责人懂得到,随着市场对导游需求的增加,导游资格测验通过率也是逐年上升,而真正成为职业导游的人未见大幅增加。截至2009年,青岛市的持证导游是6000多人,其中至少一半是考了证后并不带团的“测验一族”。而据业内人士估算,包含兼职导游在内,常年带团的也就千余人。也就是说,青岛市300多家旅行社平均下来 ,每家旅行社的专职带团导游不足3人。
学旅游专业的不愿当导游
“测验一族”不是为了当导游,重要冲着进某些景点不用花门票、暑假做兼职收入不菲。可真正学这一行的旅游学院学生,毕业后也没人想当导游。2009年从中国海洋大学旅游学院毕业的李文静现在从事着跟旅游毫不搭边的销售行业。她告诉记者,“我们班总共50多人,现在没一个同学当导游。”
钟小姐目前在岛城一家一般范围的旅行社做组团销售,钟小姐说,“现在只有一些大的旅行社会给导游发基础工资,对大多数的旅行社导游来说,导游没有基础工资、没有保险,外地人还要支付房租费用。青岛的淡旺季旅游特别明显,干6个月歇6个月。没活干的时候也就没有钱赚。”钟小姐讲出了行业的无奈。“而导游平时的工作强度很大,出去跟一趟全陪非常劳累。很多刚入行的导游干不了2年就转行干别的了。”
专家支招:让导游四季吃上饭
中国海洋大学旅游学院耿庆江教授称,“导游荒的根源是旅游行业制度不规范,不少旅行社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不愿解决这个短板。只有少数的旅行社愿意跟导游签合同,会在淡季的时候拿出钱来培训导游。大多数的旅行社看到的只是短期的效益,不愿从长远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人看到这个行业的发展远景,才会有优良的导游员愿意扑下身子干旅游。”
“青岛旅游相干部门也在周边县市区投入资金建设大项目,重要也是为了转变目前青岛旅游淡旺季太明显的状态。让导游一年四季能吃上饭,这才是转变导游荒的基本。”耿教授说明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