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因为经济基础、住房等现实条件,使自己的预期生育年纪推迟了2.1年。北京等一线城市,小两口月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才敢生孩子。
今天上午,记者从零点研究咨询团体获悉,该团体发布的“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指出上述信息。
调查指出,生育的两项基础是经济基础,另外还要有住房,而如果放开生育限制,对于目前未生育者来说,选择生两个子女的比例仅为四成,而出于现实诸多因素
的考虑,实际生活中的这一比例还会更低。
调查·生育条件
月入达8000元才敢生孩子
调查显示,在目前未生育子女的受访者中,不论城市、县城还是农村,都广泛认为“有必定经济基础”、“有自己的住房”是生育子女的两大前提条件。其中,农村受访者选择“有必定经济基础”的比例相对更高,占85.4%,而城市和县城受访者选择“有自己的住房”的比例高于农村,分辨为63.8%、71.3%和58.8%。
小两口月均收入达到多少才敢生育子女?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8078元。武汉、哈尔滨、太原、西安和昆明等省会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
5169元;县城地区则是4454元。
预计生育年纪“晚”2.1年
调查显示,整体来说,已生育受访者的实际生育年纪与预期中最佳生育年纪基础上比较吻合,分辨为25.1岁和25.3岁,而未生育受访者的打算生育年纪则明显要晚于预期中最佳生育年纪,为27.4岁,大概晚了2.1年。
城市受访者的三项生育年纪数据均要高出县城和农村受访者。尤其在实际生育年纪上,城市受访者要比县城和农村受访者(分辨为27岁、25.1岁和24.3岁)分辨晚了1.9年和2.7年。
在打算生育年纪上,城市受访者也均为最高,尤其是高出农村受访者。
●解析
生孩子费用上升城市风行“孩奴”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均接收本报记者采访时打比喻说,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的农村,生孩子就如同添双筷子,成本可以疏忽不计,而现在,生孩子所花费的成本太高,导致一些家庭累赘不起,所以不敢要孩子。
唐均还指出,现如今社会竞争激烈,甚至是过度竞争,在城市生活的老百姓会感到生活压力很大,生孩子本身花费的成本也比较大,他们不盼望孩子刚出生就过一种很紧急的生活。
另外,唐均还分析,一个国家富饶起来之后,老百姓定会更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把生儿育女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
零点研究咨询团体分析师姜健健指出,生育意愿和生育行动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实因素的制约,实际生育年纪逐渐进步是一个明显表现,表现特别明显的为城市地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讨论关于生孩子的花费问题,尤其是城市地区,如风行词汇“孩奴”。
据一位妇产科专家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八十年代四五百元,九十年代则要两三千元,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
一网友“为了孩子而生活”日前在网上晒出了每月花费成本,包含医疗、吃穿、玩具等高达5000元,而他的工资仅是2500元。
早在2004年底,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安琪主持的调研报告称,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上学等支出,则高达48万元。
调查·生育意愿
城镇已生育者一半多只愿生一个
居民是否已有子女对他们生育数量的选择也有必定的影响。调查显示,在城市中,目前只有1个孩子的居民中有56.4%表现盼望有两个孩子,实际上这些居民年纪偏大,同时出于家庭、健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在实际生活中生育两个子女。
而在目前未生育的相对年轻居民中,表现盼望生两个孩子的比例还更低,仅为43.2%,再加上现实因素的制约,实际生育两个子女的比例会更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