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灾后应注重心理防护 恐怖画面激发内心恐怖记忆

时间:2010-08-25 15:50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没有什么事情能让我真正开心起来,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人,没有踩着尸体、淌着血水爬出来的人,他不会真正体会到我们的心情。”一位来自灾区的老师如是说。是这样的吗?也许是。但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媒体上反复呈现的关于9.11恐怖袭击的大量图片、声音造成了远在灾难千里之外的人们大脑结构发生了与亲历灾难的人们一样的非常危险的改变,这种改变使人们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

  大部分人从没有到过灾区,也没有亲人朋友在灾区受伤遇难,但那些滚动播放的、沾染着鲜血的照片、文字和准时响起的哀笛,让他们清清楚楚地感觉到,“你的伤痛,就是我的伤痛。” 这种了解与回应他人独特经验的能力,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同理心。

  同理心被认为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亲社会的心理机制,能有助于人类作为一个种族更好地繁衍与生存。因为具有同理心,我们才会在他人因感到痛苦或恐惧而悲伤哭泣时,给予他们温柔的安慰、真诚的陪伴和不计回报的支持。

  这种源自人性的同理心是人们内心中最深厚、最善良、也最令人感动的力量。但是,如果人们对灾区的情况过于关注,每天花大量的时间阅读相关的报道,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就有可能发生和救援人员一样的替代性创伤。有网友向心理咨询师求助说:“自从灾难发生以后,我觉得我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办法平静,每当看到那种非常刺激的图片和画面的时候,真的特别有流泪的冲动,但是又没有办法忍住不去看。”台湾9.12大地震后,有一位台北的老人几乎24小时都在收看灾害报道,结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哭泣流泪,最后因为抑郁不得不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除了为灾区同胞所受的苦难感到悲伤,许多不在灾区的人们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接触了大量有关灾害的恐怖信息,可能也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感觉,担心同样的灾难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对身边的细小事件和自然现象都表现出过度的惊吓反应,长时间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有人在听讲座时这样问老师:“我现在虽然在北京,但也是天天生活在惊恐之中,晚上难以入睡,这种情况怎么办?”

  近几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关于灾难、世界末日的谣言也传播得尤其迅速。根据法国社会学家勒庞的“群众心理统一律”,在灾难之后形成的临时群体之中,个体的理智常常下降,情绪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占优势,而不再客观、细致地分析,容易不加考虑地接受某些看似有理的谣传;并且会表现出将思想和情感立即付诸行动的倾向,这种倾向还特别容易在群体中相互传染。一般来说,对灾情也不甚了解、阅历浅、经验不足、自信度低和易受暗示的人群最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研究认为,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灾难会导致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因此,灾区之外的人们从自己的角度对灾难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做出的评估,决定了他们是继续正常地生活工作,还是恐慌焦虑惶惶不可终日。恐慌往往是由于对威胁缺少了解,缺乏准备,觉得自己不能处理、控制或摆脱。焦虑则是因为由于担心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产生的忧虑、紧张、不安的情绪。因此,媒体在报道灾情和善后工作时应当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敏感度,不仅要保证报道的及时、真实、可靠,而且要对灾难事件进行科学的解释和预测,并告知观众预防灾害和摆脱险境的方法,而不是只顾渲染惨烈、恐怖和血腥的灾难场面,以达到单纯的新闻效果。提供一些有关灾难心理的基本知识对于普通群众也是有帮助的。

  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首先需要做的是先接受自己的悲伤、恐惧和慌乱的情绪,要明白这些体验都是人之常情,没有类似的体验倒是不正常的。如果可能,找个安静的地方,找一两个好友互相分享自己的感觉,接受它、体会它、反思它,甚至把这种感觉当成是自己的宝贵财富,因为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很少能停下脚步来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在大灾过后往往会掀起一波感恩父母、珍惜生命的风潮,正是因为灾难唤醒了人们最深层的感情,促进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相关阅读
  • 温水泡脚能激发性欲增强性感受
  • 李源潮: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积极性

  • 上一篇:条条都是经验谈 准大学生热捧民间版入学指南
    下一篇:江苏医保目录公布 全额报销甲类药品新增53个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