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名校复读班”,新干线学校冯建校长也给了我们明确的分析:2003年教育部有明文规定,任何复读学校不能占有公共资源,包括教师、场地和经费,因此任何借用公办学校资源办的复读班其实都是违法行为。而社会上所谓“某中复读班”,只是挂着名校牌子的纯民营单位,事实上与所在学校没有任何联系。
心理素质决胜负
心态调节
决定复读的学生,这个暑假要做的最重要的预习工作就是心态调节。新干线学校冯建校长解释说,复读生心理调节主要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学生要正确认识复读,知耻而后勇。要知道,复读并非无奈的选择,也不是一种耻辱,而是学生不甘于失败、挑战自我的强者的游戏。复读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学生应当放下包袱,不管今年的高考经历了怎样的失利,都应暂时走出失败的阴影。
学生还要端正学习态度,迅速进入状态。走出失败的阴影,绝不等于忘掉失败的教训。虽然心理上要放松,但是学习状态却绝不能松弛。对于高考失利的原因要早日分析,光分析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改正调整,及时规避问题。
学生也要尽快融入新环境。高考复读新集体是特殊的,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不再需要寒暄,第二次高考成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目标。要适应这样的环境是比较棘手的挑战:同学老师既不能过于亲密,以致感情投入过多影响学习,同时还要保证彼此间默契的配合,互相理解和鼓励。这个尺度是需要学生冷静把握的。
家长提醒
宽容理解不放纵
复读不是一个学生的事情,往往牵扯到一个家庭,冯校长提醒家长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理解是给孩子最好的支持。孩子选择了复读,家长就要尊重其选择。比起一味关注孩子的生活起居,家长更要给予孩子的是心理上的关心和照顾。家长应绝对禁止对孩子的讽刺挖苦,尽量避免触碰孩子过往失败的旧伤疤,和孩子一起忘记昨天,放眼未来。
不要给孩子增加无谓的压力。复读本来就是风险与收益并存,选择复读之前,应对风险考虑周全,并将之冷静全面地分析与孩子知晓。而复读一旦开始,就应将风险看小,机会看大。家长应将担忧埋在心里,避免反复提及给孩子造成更大压力,鼓励孩子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配合复读学校教学。复读年的学生生活由复读学校和家庭两方面构成,家长作为家庭氛围的营造主体,如能够与学校老师及时沟通、完美配合,必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密切衔接的统一复读环境。家长不妨试着多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及时获悉孩子的学习状态变化,做好学生的后勤工作。
家长要做复读生的那道最坚实的防火墙。复读学生年龄尚小,面对外界多种多样诱惑,孩子自制力稍差往往容易分心,这也是正常现象。对此,家长不必过分警惕,但也决不能轻易放纵。
家长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尽可能减少复读的孩子与已经考上大学的高中同学的过多联系,因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最容易削弱孩子的复读意志。
复读学科攻略
总结教训抓基础
历年来,复读学生都是高考学生中最让人牵挂的一个群体。复读生经历了高三一年艰辛的付出,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对于期中、期末、一模、二模和高考,也不再茫然不再胆怯,这些固然都是宝贵的经验,但也同时是危险的隐患。
很多复读学生重新拿起旧的课本与习题,看到这个知识点我懂,那个题目我会,便不容易深入踏实地学习,而是继续“啃老本儿”,靠着原来积累的知识打擦边球。
然而,复读毕竟不只是高三单纯的重演,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复习方法。记者走访新干线学校复读班各科教师,请他们为同学们指点复读学年的学科攻略。
语文: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和作文
高四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因人而异的,毕竟每个学生和每个学生在高考中语文的失分点都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应当加强记忆和积累,能得分的题目决不失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