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教导部网站消息,教导部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二次预警通知,请求各地教导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肠道沾染病防控工作的管理,切实做好2010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夏季来临,肠道沾染病和食物中毒开端进入高发期,手足口病的风行也将在5-7月进入高峰期。为做好学校食品卫生与肠道沾染病防控工作,保证学校师生健康,通知作出如下请求:
一、各地教导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导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看法》(国食药监食〔2010〕160号)、《关于深入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食〔2010〕193号)等相干文件请求,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肠道沾染病防控工作的管理,切实做好2010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二、各地托幼机构和小学要切实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要在当地卫生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每日晨检工作,做到手足口病早发明、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要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加强教室、宿舍等场合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托幼机构还应每天清洗儿童的玩具及其他用品。要提示家长多注意观察孩子身材状态的变更,一旦发明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三、各级各类学校要集中开展一次食品卫生、饮水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沾染病知识的宣传教导。重点教导学生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不吃过期变质食品,不吃生冷不洁食品,不喝生水,不买街头无证小贩的饮(食)品,不采摘和食用野果、野蘑菇,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防止“病从口入”等,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才能。
四、各地教导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强化报告意识,一旦产生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按请求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并逐级报告上级教导行政部门。同时,立即按照预案妥当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下降突发事件的迫害和负面影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