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在武汉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面试及电脑机器人竞赛活动传来喜讯,我市4件学生电脑作品获一等奖2件、三等奖2件,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作品面试活动上,我市学生通过了严格的上机操作技术测试和专家评审团的面试答辩,顺利过关。济宁市育才中学分校的《金色年华》和济宁市任城区长沟中心小学的《神奇的路》获全国一等奖,济宁学院附属中学的《共同的家》和金乡县马庙中学的《求知的阶梯》获全国三等奖。
近年来,我市一直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作为一个切入点,促进学校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狠抓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索与创新能力。为搞好此项工作,我市不断加强对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导教师的培训,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培训班,市电教馆每年还聘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我市进行专项培训,这些培训的举办开阔了指导教师的眼界,提高了技能,大大促进了我市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大力宣传电脑作品对学生中考加分、指导教师奖励政策及高中阶段获奖学生的鼓励政策。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电脑作品,共有2名学生因电脑作品获奖报送上大学,其中鱼台一中的齐好鑫同学获全国一等奖,报送到武汉大学。
现在全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小学学生的参与面越来越广泛,全市参评的电脑作品的数量、质量、水平逐年提高,这项活动为我市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提高信息素养、科技创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