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温暖灾区娃 金秋迎来新学年
各地积极抗灾重建确保学校如期开学
今夏,四川省华蓥市明月小学遭受了渠江特大洪水灾害。洪水退后,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及时开展清理、维修校舍工作,确保该校近800名学生按时开学。图为8月30日,学生们领到了新教材。邱海鹰 摄
本报综合消息 今夏以来,我国许多地方都遭遇了洪涝、泥石流等灾害。为确保灾区学校秋季学期如期开学,各地教育系统克服困难,积极投入抗灾保学工作。
四川省教育厅积极筹措救灾资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受灾较重地区学校的校舍、校址进行排查鉴定,清理、维修加固受灾校舍,及时维修和购置了必备的教具、图书等。对受灾严重、秋季不能在原校址开学的学校,通过学生分流、到就近学校安排过渡校舍或租用其他永久性安全建筑等办法,解决师生学习生活用房问题,为按时开学创造了条件。
广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利用暑期开展学校校舍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造册登记,挂牌督办,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秋季按时开学及校舍使用安全。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工作组,采取明察暗访方式,赴各市、县对学校安全工作和开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在全区通报检查情况。
陕西省教育厅要求灾区教育行政部门抓紧抢修受损校舍,并采取合并校点,分流学生等措施,确保灾区学校如期开学。汉中市教育部门迅速组织人员维修加固受损较轻的校舍,修复损毁的围墙和护坡、课桌椅;安康市教育局对3058名学生逐人制定分流措施,通过搭建临时校舍、租用民房、合并班级等多种应急措施,确保每一名学生按时入学。
[特别策划]琅琅读书再响起:各地多举措保障灾区孩子开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