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起化装品均需标注配方成分
根据2009年10月1日起实行的《化装品通用标签》规定,从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并销售或进口报检销售的化装品,均需在产品包装上真实地标注配方中全部成分的名称,但6月17日前生产或者进口的产品还可持续销售直到保质期结束。
昨日记者在福州各大商场及超市发明,目前仅有近10%左右的品牌产品采用了新标签。据悉,大部分旧标产品的过期日在2012年前后,以此推算,市场上的化装品要全部实现“全成分标记”,还需一至两年时间。
保质期未过 上新标得等等
“我们的化装产品都是按批次量进货的,现在也只能等旧批次产品卖完后,再接洽新标签产品进驻福州。”隆力奇福州公司代理商黄先生说。据悉,一般日化产品的保质期都在两年至三年。按照日化产品的流转时间,市场上想要看见所有化装品“全成分”标记,至少还需要一至两年时间。
在杨桥路永辉超市,记者粗略盘算了一下,护肤品货架上有超过50款不同品牌的产品(型号),但按新标履行的产品只有5款,因为6月17日前生产或者进口的产品还可持续销售直到保质期结束。
“但是,一旦发明6月17日后生产的产品未按规定履行新标签的,我们将联合工商局等部门以质量问题做相应的产品没收、下架处理。”福建省质量技巧监督局负责人提示。
成分太专业 新标记难看懂
根据规定,化装品中参加量大于1%的成分,必须标明名称,且应按参加量由多到少排列,而参加成分量小于1%的则可在之后以任意次序标明。
不过,据记者不完整调查发明,大多化装品的成分有10种—15种,成分最少的为4种,是一款植物眼霜,成分为精纯橄榄油、透明质酸、金缕梅和TRF;成分最多的为28种,是一款美白面霜,成分为丙二醇、棕榈酸异丙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角鲨烷、碳酸二辛酯等。
在福州好又多(花开富贵店)超市,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挑选化装品的市民,所有被访者都不知道化装品“全成分标记”。
市民李小姐说:“虽然产品的各种成分都列出来了,但绝大部分都不认识,就更别提对其功效的懂得程度了。”不少市民都反应,新标签太专业难看懂。
此外,新标实行虽给了缓冲期,但旧标签产品应当如何处理最适当呢?
福建省美容美发化装操行业协会负责人徐女士建议,商家可以与厂家接洽请求退换货,或以促销的方法加快旧标签产品的销售进度。(记者 吴静 刘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