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7日专电(记者周文林)作为国内旅游行业的一次盛会,2010北京国际旅游展览会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旅游机构和企业的高度器重。在众多企业热情参展的背后,折射出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动力和新特点。
由北京市旅游局等单位主办的2010北京国际旅游展览会从25日起持续举办3天。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不少国家的官方旅游机构纷纷参展。其中,荷兰国家旅游会议增进局北京代表处携10家荷兰旅游机构集体亮相,这10家旅游机构代表了荷兰最具特点的旅游资源,这也是荷兰国家旅游局参加此类展会中范围和阵容最大的一次。
荷兰国家旅游会议增进局北京代表处有关人士表现,此次之所以派出如此强盛的参展阵容,缘于荷兰旅游业界对中国市场开发的高度器重,而中国市场持续稳步的增加也进一步加强了荷兰旅游业者投资的信心。
相干材料显示,自2005年至2007年,中国游客到荷兰旅游人数每年都以15%的比例增加。即使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游客赴荷兰旅游人数仍同比增加5%。2009年,中国到荷兰的游客数量在亚洲国家中位列第一,数量达到14万人。这些因素使荷兰旅游行业更加重视中国市场。为此,荷兰旅游局在2010年特别推出了“低碳之旅”的旅游主题及路线产品,将自然、人文、艺术等荷兰经典元素组合在一起,更丰富了中国游客的旅行内容。
国内旅游机构也对这次展会给予了高涨的热情,许多旅行社纷纷参展。不过记者感到,旅行社显示出强者恒强的态势。众信、康辉、中旅、凯撒等国内旅游行业劲旅不仅展台更大,更正规,而且在着装、招待咨询等方面更整齐、规范。一些小一些的旅行社展台不到下午5点就已“人去楼空”。
不过,在热热烈闹的展会背后,仍有许多“安静”的角落。记者翻看了一些旅行社的产品,发明基础上仍以传统的大众旅游线路为主,缺乏个性化、深度游产品。包含一些国家的官方旅游机构在内,基础上就是发送一些国家景点介绍的小册子,与来访者的互动交换及解答疑问方面的工作很少。比如,在近年来不少游客关注的境外自助游方面,很少有参展企业或机构能专门供给材料或指南,毫无疑问,这些都应是今后旅游行业需要关注和弥补的空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