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里的那帮人结婚了,于是就有了《婚姻保卫战》。乍一听这个有点火药味的名字,很容易想到糟糠之妻与老公及小三之间的斗争,实际却恰恰相反,这是一场“糟糠之夫”与“悍妻”之间的较量。
妻子们越来越强大,丈夫们在女强人的阴影笼罩下,感到空前的压力,他们被迫投身了一场婚姻保卫大战,在打打闹闹中认清了对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责任;而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职场女性在丈夫的支持下,最终实现了家庭与事业“鱼和熊掌兼得”的梦想。
作为赵宝刚专为80后打造的“青春三部曲”完结篇,这部都市成人童话式的剧集真实展现了80后的婚姻吗?80后的婚姻里,究竟熟强熟弱?究竟怎样才能让婚姻长久幸福?还是听听80后自己的想法吧。
主外PK“煮内”:谁内谁外试着去欣赏
婚姻就是一场男人和女人争夺话语权、经济权、掌控权的战争。剧中有句经典台词是这么说的:一个家庭要太平,要么女人牺牲,要么男人退让。两人都想占上风,那还有好?一山不容二虎,即便是一公一母!
但对于婚龄刚刚1年的少妇小坤来说,婚姻这座城堡要太平得多。
小坤今年24岁,老公28岁,夫妻俩在宁乡替人经营一家服装专卖店。小坤每天早上7点起床做早餐,8点出门买菜,买菜回来帮忙去店里照顾生意,11点做中饭,下午5点做晚饭,9点下班,洗澡,洗衣服;晚上11点睡觉,而老公每天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服装店里。小坤夫妇俩平淡、默契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并不像是才结婚一年的蜜月期。
虽然是85后女性,但小坤思想还是非常传统,她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般来说大事都是男的做主”。小坤说自己其实还算是一个比较独立自强的人,起初她想跟老公去外面闯一闯,老公否定后她就再也没提过,“在哪儿做事不是做,两个人在一起才最重要”。
小坤说老公有点大男子主义,本想在经济上保持独立,也被老公一票否决,现在家里是老公掌握经济大权。小坤说她心甘情愿做老公背后的贤内助,在大事小事上帮衬着他。
记者点评:
哲学大师培根说:成了家的人可以算是向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茫茫人海中美满的婚姻是难得一遇的。男人在社会中的强势让他们已形成一种习惯,所以,回到家中这种强势依然存在;而忍气吞声的女人逐渐变少,她们不但要求话语权,还要求公正平等的权利。究竟孰强孰弱,谁内谁外,也许应该像主题曲中唱的那样:“家里家外换个方向,把日子过得更漂亮,我不想和你比谁强,希望你试着去欣赏,争来争去到头来是两败俱伤。”
争吵PK冷战:坚持有时是分裂的前兆
很多人都说《婚姻保卫战》里郭洋、李梅这对简直太闹腾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每天都像在开“夫妻辩论会”,李梅是典型的“大女人”,郭洋也有着“大男人”的架势,两个人都试图说服对方,都要坚持自我,婚姻也在一次一次的争吵中慢慢陷入危机。
比起郭洋和李梅的每天争吵,小辛的婚姻要安静很多,但这种安静更让小辛感觉心灰意冷。
小辛夫妇俩都是常德人,小辛在长沙工作,而老公在常德。小辛说,老公比较内向,不多说话,是属于老实本分的那种人,在工作上也是力求稳定的那种人,而小辛个性则比较要强,不甘心在家让老公养着,事业心比较强。几年前,小辛离开常德到长沙来打拼事业。
虽说长沙和常德相隔不远,但两地分居的生活让小辛跟老公的感情慢慢变得越来越淡,两人也不会像其他夫妇那样为生活琐事闹矛盾,有时电话里发生了分歧,挂完电话谁也不会主动搭理对方,直到下一次有事需要商量时才会联系。
“长期分隔两地,给旁人的感觉像是我们一直在冷战,其实不是,只是我们的婚姻已经变成了这个模式。我甚至希望能够跟他好好吵一架,现在呆在一起也没什么话可说,还不如分开自己做自己的,至少会比较自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