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疫情要挟,福建省防指发出紧急通知,请求各地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根据请求,我省已决定将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从重点灾区扩大到全省。
通知指出,暴雨洪水灾害产生以来,造成灾区许多城镇乡村浸水受淹,大批禽畜逝世亡。随着气温升高,灾后卫生防疫已成为当前十分紧急的任务。各地在集中精力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同时,要把卫生防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立即采用各项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大灾之后呈现大疫,千方百计保障国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通知强调,各级政府要迅速发动和组织宽大干部、群众,全力开展灾后清算工作,尽快运走灾后堆积的淤泥和垃圾,彻底清算倒塌的房屋,全面清洗浸水区域,并组织力量集中开展消毒杀虫。要注意打消灾后防疫逝世角,发动社会力量迅速开展以灾后防病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要全面启动灾后防疫预案,紧急调运消杀药品、口罩、器材等物质,省防疫应急专家组要迅速集结,集中进行疫情况势会商研判,按照“预防为主”的请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防疫对策,并组织力量迅速深入基层领导工作。
消毒;严禁贩卖病逝世畜禽及其加工制品;防止呼吸道、肠道沾染病的产生。要突出做好群众集中安置点的卫生防病工作,做好粪便和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
要广泛开展卫生防疫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消息媒体和群众便于接收的方法,提示宽大群众不饮用生水,不食用病逝世畜禽,不买过期、水浸食品。卫生部门要紧急发送简明防疫宣传材料,提倡有病及时找医生治疗,进步群众的防病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才能。
要切实加强疾病监测。医疗机构要周密凝视门诊量的变更以及发热和腹泻病人的发病情况,对沾染病真正做到早发明、早诊断、早报告、早处理。疾病防控机构要做好沾染病的疫情分析与预测预报工作。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要从重点灾区扩大到全省。
各级政府要在资金、物质、人员等方面全力支撑卫生防疫工作,指定一位领导干部专门负责,抓好落实。省政府已紧急拨出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各地要及时拨付基层,专款专用。(本网记者 谢添实)
相关阅读